2013二级建造师法规及知识必看重点:民事纠纷处理的方式

来源:考试大发布时间:2013-03-25

 

  3000 建设工程纠纷的处理

  3010 民事纠纷处理的方式

  建设工程民事纠纷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

  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3011.掌握民事诉讼的特点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裁判、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

  二、民事诉讼的基本特征

  (一)公权性

  (二)强制性

  (三)程序性注解:民事诉讼是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意志行使司法审判权,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这使得民事诉讼与具有民间性质的调解和仲裁有所不同。

  但民事诉讼则不同,只要原告起诉符合法定的条件,无论被告是否愿意,诉讼都会发生。当事人不自动履行生效裁判,法院依另一方当事人申请可依法强制执行。

  民间调解通常没有严格的程序规则,仲裁虽然也要按照预先确定的程序进行,但相对灵活,当事人的选择权也较大。

  3012掌握仲裁的特点

  一、仲裁的概念

  仲裁指发生争议的当事人(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根据其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仲裁机构)进行裁判的争议解决制度。

  《仲裁法》的调整范围仅限于民商事仲裁,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给和其他产权纠纷。劳动争议仲裁和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不受《仲裁法》的调整。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二、仲裁的基本特点

  (一)自愿性(最突出的特点,都是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由当事人协商确定的)

  (二)专业性

  (三)灵活性

  (四)保密性(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

  (五)快捷性

  (六)经济性

  (七)独立性(仲裁机构独立于行政机构)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3013熟悉和解与调解

  一、和解

  (一)和解的概念(不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却可以追究违约责任)

  和解是指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自行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二)和解的适用(什么时候都可以)

  二、调解

  (一)调解的概念

  调解,是指第三人(即调解人)应纠纷当事人的请求,依法或依合同约定,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居中调停,使其在互相谅解、互相让步的基础上解决其纠纷的一种途径。

  (二)调解的形式

  1、民间调解(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2、行政调解(行政机关);3、法院调解(人民法院);4、仲裁调解。

   编辑推荐:

    2005-2012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真题与答案汇总

    201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工程法规学习笔记汇总

    教你二级建造师考试如何复习更有效率

    2013年二级建造师法规及相关知识练习题61套汇总

【环球网校】    【建工网校】   【中大网校】  【考试宝典免费下载】

    查看汇总:2013年二级建造师法规及相关知识考试必看重点

纠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