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设工程法规学习笔记(17)
来源:考试吧发布时间:2012-11-30
行政复议诀定会有哪几种可能:1.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洁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2.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3.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主要事实不洁、证据不足的;(2)适用依据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1.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6.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8.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不予受理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程序是国家审判机关为解决行政争议,运用司法程序而依法实施的整个诉讼行为及其过程。它包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但并非每个案件都必须全部经过三个程序。 行政诉讼案件的起诉条件: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行政诉讼案件应在什么时间内起诉?:申请人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做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起诉,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应当在知道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起诉应以书面形式进行。 对行政诉讼案件的一审判决分为四种形式:1.维持原判。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2.撤销判泱。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责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撤销判决的条件是: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的;有上述情况之一的,可作出撤销判决。3.履行判决。即责令被告限期履行法定职责的判诀。4.变更判决。即变更显失公平的行政处罚的判决。当事人对第一审判决不服的,有权在判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上诉的,一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对行政诉讼案件判决不服的上诉期限: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泱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泱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原判决认定事实洁楚,但是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3.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洁,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泱的,裁定撒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查洁事实后改判。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第二审判泱、裁定,是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提出申诉,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如何确保对行政诉讼案件的执行?:《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原告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被告行政机关可以向第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被告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第一审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赔偿金,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2.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以罚款;3.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4.拒不履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