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全真模拟测评(1)(6)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2-09-12
(二)背景资料
某城市桥梁处改造工程,设计桥面宽度38m,桥跨净高18m,为双幅钢筋箱梁结构,跨度组合(40m+35m+40m),下部结构为Φ1500墩柱结构,两侧为混凝土桥台,最大厚度1.5m.均为桩基基础,桩径Φ1500,深度约25m,主要穿越土层由上至下为回填土层(厚2~3m)、黏性土层(厚20m)及底部砂卵石层(厚1~2m),地下潜水埋深20m.
工程工期计划开工3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10月15日。受拆迁影响工程于5月正式开工,但建设单位仍要求10月15日完工。
事件1:为保证工程如期完成,开工后项目部组织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参加设计交底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了本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经公司生产经理审批后组织实施。
事件2:为节约成本项目部施工员按照以往工程施工经验在原状土上搭设脚手架,进行箱梁模板支护,支搭完成,自检合格后即进行混凝土浇筑。
事件3:对于桥台等大体积混凝土项目部采取测温、保温的方法,延长养护时间到28d,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出现裂缝。
问题
1.对以上措施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合适进行分析,并说出正确做法。
2.由于拆迁导致的延期开工,从成本管理上考虑,施工单位应如何应对?并说明能否索赔的理由。
「参考答案」
1.施工设计管理存在问题:
事件1: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程序不符合规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经相关部门评审、企业上一级技术负责人评审后,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事件2:(1)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不符合规定。本工程模极支架高18m、总跨度达40m.需要编制模架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经专家论证通过后,报监理审批后方可执行。
(2)在箱梁模板支架按经验直接在原状土上搭设存在技术风险;正确的做法是:对地基进行勘察,对其承载力进行核算,进行必要处理后方可支搭。
事件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防裂措施不到位,容易产生质量缺陷。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水泥水化热影响、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混凝土的沉陷裂缝。
正确做法是:施工前制订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专项施工方案,确定养护、温度控制等施工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关键是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减少裂缝产生。控制温差的根本是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必须从配合比入手,并采取内部散热、外部保温、保湿措施。养护时间一般为14天。
2.由于拆迁导致的延期施工属于业主原因,由外部环境引起的,理应索赔。
项目部在事件发生后28天内,以正式函件通知监理工程师声明索赔,同时继续施工。声明发出后28天内,提出经济损失和延长工期的有关资料。该损失包括工程机械停滞费用以及今后可能增加的抢工技措费用。索赔事件终了后28天内,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最终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
「试题解析」
1.事件1: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程序不符合规定。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经相关部门评审、企业上一级技术负责人评审后,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事件2:
(1)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不符合规定。
本案例中箱梁模板支护,支搭完成,自检合格后即进行混凝土浇筑,不符合规定,因为本工程模极支架高18m、总跨度达40m.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其需要编制模架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并且需经专家论证通过后,报监理审批后方可执行。
(2)在箱梁模板支架按经验直接在原状土上搭设存在技术风险。
正确的做法是:对地基进行勘察,对其承载力进行核算,进行必要处理后方可支搭。
(3)事件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防裂措施不到位,容易产生质量缺陷。
正确做法: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关键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便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的同时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不仅要满足强度增长的需要,还应通过温度控制,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混凝土开裂。
5)大体积混凝土湿润养护时间应符合规定。
2.本案例中由于拆迁导致的延期施工属于业主原因,由外部环境引起的,施工单位可以提出索赔,工期索赔时间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计划影响的第一天为起算日;经发包方协调或外部环境影响自行消失日为索赔事件结束日。
索赔处理程序:项目部在事件发生后28天内,以正式函件通知监理工程师声明索赔,同时继续施工。声明发出后28天内,提出经济损失和延长工期的有关资料。该损失包括工程机械停滞费用以及今后可能增加的抢工技措费用。索赔事件终了后28天内,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最终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