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真题及答案解析(9)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2-07-19

    查看汇总:2005-2011年一级建造师考试真题汇总

    案例(三)

    1.正确施工顺序⑤—⑥—③—④—⑨—⑩—⑦—⑧,理由:右侧围岩较左侧更差,先开挖;⒀—⑿—⒁,理由:软弱围岩,尽快施工二衬,稳定拱部。

    2.不合理,理由:如果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本案例中围岩软弱,地下水丰富,隧道断面尺寸大,优先采用单侧壁、双侧壁导坑法。

    3.本隧道可采用超前钻孔法、地质雷达法、TSP、TGP或TRT等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4.表明围岩和支护呈不稳定状态,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5.安全重大事故,理由: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为重大事故。

    6.施工现场危险告知制度内容: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如实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详细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双方签字确认;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悬挂当日施工现场危险公示,告知路人和社会车辆。

    「解析」

    本案例第2问考查台阶法施工适用情况。多台阶法多适用于围岩情况较好,围岩较为完整的情况。本案例中围岩软弱,地下水丰富,隧道断面尺寸大,应优先考虑采用单侧壁、双侧壁导坑法进行开挖。

    本案例第3问考查隧道施工过程中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主要有:超前钻孔法、地质雷达法、TSP、TGP法或TRT法,目前常用的主要方法为TSP(TGP)法。

    本案例第5问考查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分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本案例第6问考查施工现场危险告知制度。按照《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严格安全技术交底制定,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如实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详细告知作用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并由双方签字确认。在上述场所应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在无法封闭施工的工地,还应当悬挂当日施工现场危险告示,以告知路人和社会车辆。

    案例(四)

    1.风缆;设置要求:对称布置,与地面成30度,与塔架角度大于45°。

    2.大于1m;不正确,理由:上缓下陡易形成滑坡和塌方;应考虑开挖深度、地质条件、现场的具体情况等因素。

    3.基坑顶面设置截水沟,坡面可采取混凝土护壁、锚杆支护、锚桩支护等措施加固,排水沟和集水井降水,必要时可采用井点降水法。

    4.补充钢绞线检查项目: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改正:在作废数据处划两条水平线,正确数据填在上方,加盖更改人印章。

    5.临时固结措施,将0号块梁段与桥墩钢筋或预应力筋临时固结,待解除固结时再将其切断;在桥墩一侧或两侧设置临时支撑或支墩;顺桥向用扇形或门式托架将0号块粱段临时支撑,待悬浇到至少一端合拢后恢复原状;临时支承可采用硫磺水泥砂浆、砂筒或混凝土块等卸落设备,能较方便地拆除临时支承。

    6.滑坡和高边坡处理、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等均需编制安全专项方案。

    「解析」

    本案例第3问考查基坑开挖时边坡失稳的预防措施。基坑开挖时边坡失稳的预防措施有:(1)基坑开挖之前,应先做好地面排水系统,在基坑顶外缘四周应向外设置排水坡或设置防水梁、并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且应防止水沟渗水,避免影响坑壁稳定;(2)挖基经过不同土层时,边坡可分层而异,视情况留平台;在施工过程中注意观察坑缘顶面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3)对地质情况发生变化的地层应及时增设支护,水文地质条件欠佳时应提前采取加固措施。结合本案例的具体工程条件,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有:基坑顶面设置截水沟,坡面可采取混凝土护壁,锚杆支护,锚桩支护等措施加固,排水沟和集水井降水,必要时可采用井点降水法。

    本案例第4问考查钢绞线的检查以及对砂卵石材料检验。对于钢绞线,除应对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定等进行检查外,还应对每批钢绞线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本案中出现记录错误,试验人员正确的更改做法为在作废数据处划两条水平线,正确数据填在上方,加盖更改人印章,之后将试验记录按要求进行保存。

    本案例第5问考查临时固结的施工步骤。临时固结的具体措施:(1)将0号块梁段与桥墩钢筋或预应力筋临时固结,待解除固结时再将其切断。(2)在桥墩一侧或两侧设置临时支撑或支墩。顺桥向用扇形或门式托架将0号块梁段临时支撑,待悬浇到至少一端合拢后恢复原状。临时支撑可采用硫磺水泥砂浆,砂筒或混凝土块等卸落设备,能较方便地拆除临时支承。

    本案例第6问考查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当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结合本案例的实际工程情况,应当单独编制安全生产专项技术方案的项目有:滑坡和高边坡、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等。

    案例(五)

    1.工地试验室的砂、碎石取样试验方式中,工地试验室对供应商送至项目部的砂、碎石进行了取样试验不妥,应由材料采购部门填写《材料试验检验通知单》交项目试验室,由试验室主任指派试验人员配合材料采购人员到货源处取样,进行性能试验。

    2.(1)为避免混凝土离析,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0~15cm不正确,应改为:为避免混凝土离析,混凝土坍落度

    控制在18~22cm.

    (2)导管的埋置深度为1.5m错误,应改为:导管的埋置深度为2~6m.

    (3)强制提升错误,应采取转动导管的方式。

    3.“项目经理部由总工程师组织进行了技术交底”错误,应改为:项目经理部的技术交底工作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总工主持实施。

    “项目部将复测结果报勘察设计单位批准”将复测结果报勘察设计单位批准错误,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4.桩基础:反循环钻机,钢护筒。承台、低墩:钢模板。高墩:塔吊,电梯、爬模设备。上部构造:挂篮设备、预应力张拉设备。全桥:混凝土高压泵、混凝土搅拌站。

    不适用于本桥的设备:悬臂式掘进机、架桥机。

    「解析」

    本案例第1问考查对进场材料的检验。试验室对进场的主要原材料按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批量和项目进行检测试验。对于进场的原材料,试验频次较多,试验站(点)的试验人员按规定频率进行取样这样,取样要有代表性。本案例中,对于进场的砂卵石材料,应由材料采购部门填写《材料试验检验通知单》交项目试验室,由试验室主任指派试验人员配合材料采购人员到货源处取样,进行性能试验。

    本案例第2问考查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防治。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防治措施:(1)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要求和易性好,坍落度要控制在18~22cm.(2)下导管时,其底口距孔底的距离控制在25~40cm之间,同时要能保证首批混凝土灌注后能埋住导管至少1.0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2.0~6.Om的范围内。(3)当钢筋笼卡住导管时,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

    本案例第4问考查桥梁施工时施工机械的配置。本案例中配备的施工机械有:反循环钻机、混凝土高压泵、混凝土搅拌站、塔吊、栽人电梯、悬臂式掘进机、架桥机、预应力张拉成套设备、爬模设备、钢模板、钢护筒、挂篮设备。其中,反循环钻机,钢护筒应用于桩基础施工;钢模板应用于承台和低墩施工;塔吊,电梯、爬模设备应用于高墩施工;挂篮设备、预应力张拉设备应用于上部结构施工;混凝土高压泵、混凝土搅拌站在全桥各个部位都要使用。悬臂式掘进机、架桥机不适用本桥施工。

   编辑推荐:

    2012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指导:听课的必要性

    2012年一级建造师精品课程推荐

    一级建造师备考攻略: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2012年一级建造师考试用书新旧教材对比汇总

    2012年一级建造师报考必须了解事项

纠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