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建《公路工程》案例分析及答案解析(3)(4)

来源:考试吧发布时间:2012-06-19

    查看汇总:2012年一建《公路工程》案例分析及答案解析

  案例7:

  [背景材料]某25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采用预制安装,后张法施工。施工单位设置的常见质量控制点有:支座预埋件的位置控制、板梁之间的高差控制、梁体之间现浇带混凝土质量控制、以及伸缩缝安装质量控制。

  [问题]

  1.施工单位在预制板梁过程中对预应力筋和梁预制应开展哪些主要内容的检验?

  2.请指出施工单位设置该预制板梁的常见质量控制点缺项部分。

  [参考答案]

  1.应开展的主要检验内容有:

  (1)预应力筋:预应力筋各项技术性能,千斤顶、油表、钢尺等检查校正;预应力管道坐标及管道间距;张拉时的应力值、张拉伸长率和张拉断丝滑丝数;

  (2)板梁混凝土强度;几何尺寸(长度、宽度、高度、跨径);板梁平整度及支座预埋件表面的平整度;预埋件位置。

  2.缺项部分有:预拱度的控制、板梁混凝土的强度控制、支座安装型号和方向的控制。

  案例8

  [背景材料]某桥主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地质依次为表层2m的砾石,以下为软土。主要施工过程如下:平整场地、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采用正循环钻成孔。终孔检验合格后清孔,泥浆相对密度和沉渣厚度(30cm)均满足要求。之后,吊装钢筋笼并固定牢靠。对导管进行接头抗拉试验,试验合格后,安装导管,导管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为25cm。混凝土坍落度18cm。

  施工单位考虑到灌注时间较长,经业主同意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埋置导管的深度为1.2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连续均匀进行。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23m时,发现导管埋管,施工人员采取了强制提升的方法;灌注到30m时,出现导管堵塞,施工人员采用型钢插入法疏通导管,之后继续灌注混凝土直到完成。养生后经检测发现断桩。

  [问题]

  1.断桩可能发生在何处,原因是什么?

  2.指出施工过程中的错误之处?

  3.塞管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可能发生在23m处,原因在于施工人员采用强制提升导管。

  2. (1)没有对导管作闭水试验;(2)导管底部已沉入到沉渣之中;(3)能否同意掺入缓凝剂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3.可采用拔抽抖动导管(不可将导管口拔出混凝土面)。当所堵塞的导管长度较短时,也可以用型钢插入导管内来疏通导管,或在导管上固定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动。

   编辑推荐:

    2012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指导:听课的必要性

    2012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精选汇总

    2005-2011年一级建造师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

    网友一级建造师考试一次通过四科考试心得

    2012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类考试宝典 免费下载试用

    一级建造师百万奖学金等你来拿!

纠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