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指导:结节性液化性脂膜炎

来源:中华考试网 发布时间:2012-04-12

  (一)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本病出现的脂肪坏死是由于胰腺脂肪酶作用于皮下中性脂肪组织所造成的,结节和胰腺炎可在血清脂肪酶突然升高时发生,并已知淋巴管系统是胰腺酶弥散的主要途径,但体循环系统可能在运转胰腺酶时起主要作用。

  (二)发病机制

  1.胰蛋白酶具有血管壁蛋白分解作用,有助于脂肪酶进入脂肪组织。伴发结节性液化性脂膜炎的胰腺肿瘤为分泌大量脂肪酶的腺泡状腺癌。连续测定病人的血清脂肪酶,可见这种酶升高,特别在新结节形成时升高更为明显。

  2.皮肤结节活检所见,表皮和真皮正常,病理改变仅限于皮下组织,呈斑点状受累。局灶性脂肪坏死与外观近乎正常的脂肪小叶可交替出现。脂肪细胞膜完整无损,而细胞的其他成分在苏木素伊红染色时呈嗜弱碱性,脂肪中隔膜、细胞核染色完全丧失。这些脂肪细胞称为具有“阴影”细胞壁的“幻影样”细胞。病灶与正常脂肪细胞交界区可出现含有各种类型细胞的炎性带,即正常和破碎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组织细胞、泡沫细胞和异体细胞呈带状浸润。坏死区边缘可见有小的嗜碱性颗粒沉淀,有人认为这种嗜碱性颗粒沉淀是营养不良性钙化。偶可见有出血区。

纠错

我要收藏】 【进入社区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