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十一)
来源:华图教育发布时间:2011-11-0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目前,我国的大学容量有限,但现在连门岗都要大专文凭,这种上学和就业心理压力就转嫁到了家长和学生身上。另外,一个学校能否生存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升学率。校长压力转给老师,老师为了保住饭碗再把压力转给学生。一个天真的孩子难以承受这么多压力,就开始厌学、出走。这是社会多种原因造成的结果。
专家:心理健康是社会教育问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能不引起重视的时候了。记者在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卫生医院了解到,现在每天到此看病的有100多人,2000年为4万人次,比上年增加了劝%~30%。
其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总数的40%左右。
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究其根源还是素质教育问题。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的专家说,目前中国的教育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教学大纲”为主体。中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没有愉快感,是被动的、被迫的。
同时,学校和家庭较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也不重视生活技能的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受到重视,因材施教很难实施;学校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另外,社会转轨过程中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大,也诱发了心理疾病。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王德炳教授说,发生在青少年学生中的种种问题并非完全是由学校造成的,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心理教育与心理健康问题。
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总课组组长王加绵教授还认为,不仅中小学生心理承受力差,近50%的教师也存在心理问题,如果老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因不良情绪发作而迁怒学生,会给学生造成更大伤害。所以应该开展心理教育。(摘自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