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监理师考试理论与法规精讲56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1-09-06 17:30:37
第五节 工程监理企业经营管理
一、工程监理企业经营活动基本准则(掌握)
工程监理企业从事建设工程监理活动,应当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
(一)守法
守法,即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于工程监理企业来说,守法即是要依法经营,主要体现在:
(1)工程监理企业只能在核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
工程监理企业的业务范围,是指填写在资质证书中、经工程监理资质管理部门审查确认的主项资质和增项资质。核定的业务范围包括两方面:一是监理业务的工程类别;二是承接监理工程的等级。
(2)工程监理企业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资质等级证书》。
(3)建设工程监理合同一经双方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工程监理企业应按照合同的约定认真履行,不得无故或故意违背自己的承诺。
(4)工程监理企业离开原住所地承接监理业务,要自觉遵守当地人民政府颁发的监理法规和有关规定,主动向监理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登记,接受其指导和监督管理。
(5)遵守国家关于企业法人的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
工程监理企业从事建设工程监理活动,应当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其中“守法”的具体要求为()。
A.在核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
B.不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资质等级证书》
C.按照合同的约定认真履行其义务
D.离开原住所地承接监理业务,要主动向监理工程所在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登记,接受其指导和监督
E.建立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答案:ABCD
(二)诚信
诚信,即诚实守信用。这是道德规范在市场经济中的体现。它要求一切市场参加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目的是在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实现平衡,并维护市场道德秩序。诚信原则的主要作用在于指导当事人以善意的心态、诚信的态度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正确地从事民事活动。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提高企业信用水平,是完善我国工程监理制度的重要保证。企业信用的实质是解决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它是企业经营理念、经营责任和经营文化的集中体现。信用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良好的信用能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我国是世贸组织的成员,信用将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进入国际市场的身份证。它是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经济效益的特殊资本。监理企业应当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使企业成为讲道德、讲信用的市场主体。
工程监理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信用管理制度主要有:(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2)建立健全与业主的合作制度,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增强相互间的信任感;(3)建立健全监理服务需求调查制度,这也是企业进行有效竞争和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4)建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责任制度,及时检查和评估企业信用的实施情况,不断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
(三)公正
公正,是指工程监理企业在监理活动中既要维护业主的利益,又不能损害承包商的合法利益,并依据合同公平合理地处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争议。
工程监理企业要做到公正,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要坚持实事求是;
(3)要熟悉有关建设工程合同条款;
(4)要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5)要提高综合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为了能够依据合同,公平合理地处理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争议,工程监理单位必须()。
A.采用科学的方案、方法和手段
B.坚持实事求是
C.熟悉有关建设工程合同条款
D.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E.提高综合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答案: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