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选择:艺术院校 | 独立学院 | 民办高校 | 高职高专 | 出国留学 | 港澳招生 | 网络学院
 决战高考:政策法规 | 高考护航 | 各科备考 | 志愿填报 | 心理调节 | 饮食健康 | 考场内外 | 分数线 | 真题 咨询热线:010-51291357/51291557

2011复旦千分考题目两大倾向:考积累重应用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2-18 10:47:30  来源:育路教育网
  • 文章正文
  • 调查
  • 热评
  • 论坛

    「育路教育网考试阅读推荐」

    上周末,2011年复旦水平测试(俗称“千分考”)在江浙沪三地同时开考。上海共有5700多名考生参加了这一测试。从考生反馈来看,今年复旦水平测试题目有两个明显倾向:考积累、考应用。对于计划参加明后年复旦水平测试的学生,应密切关注这两大趋势,早做打算。

    倾向一考积累时政题明显增多

    今年千分考结束后,一名文科考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呼“上当”,原因是她看了往年的千分考题目,其中涉及时政内容很少,但今年的题目中,时政题却出现得非常多,让她准备不足,很多题目都只能连蒙带猜。

    记者了解到,去年的复旦水平测试试题基本都是围绕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涉及时政、社会热点方面的题目仅有“世博会”、“奥巴马”等简单的选择题。而在今年的试题中,政治和历史学科的题目多跟时政紧密相连,涉及气候、低碳、世界杯、经济大萧条等话题。如有一道题就考到朝鲜炮轰的朝韩争议小岛的名称。整体而言,此次复旦水平测试明显加强了对学生知识面积累情况的考查。比如,有一道题问“《达芬奇密码》是什么小说?”答题选项中有穿越、历史等。一名考生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本小说,他曾多次在新华书店橱窗内看到,没想到会在千分考里出现,看来还是知识面不够啊。

    此外,还有很多看起来很“偏”的题目,如语文卷中的:“‘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句话出自莎士比亚的哪出戏剧?”“以下哪个选项中的文物出自敦煌莫高窟?”“拉美著名作家有哪些?”……这些考题考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以及阅读经典的情况,体现了复旦青睐于“博学”生的倾向。

    倾向二考应用知识要活学活用

    从考生普遍反映来看,今年的千分考试题较往年更加灵活,且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比如有很多题目涉及气候、低碳、绿色等热门词,这些题目和政治、地理等学科都有关系,很难说考查的是哪门学科。比如地理部分,有一题要求选出世界杯16支出线球队属于哪个文化圈,这道题考的就是大文化,选项中的南美洲许多国家以前就是欧洲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

    还有一题问“减压蒸馏实验装置的控制变量是什么?”有的考生不知道,但通过学过的“减压”是和压力有关,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只可能由温度调控等知识,也能顺利解出答案。

    以此看来,千分考对那些只知道死记硬背书上知识点,而不能活学活用的考生来说,是一个致命伤。

    比如有个考生说,有一道计算机题目,讲一辆辆车子进站出站,考汽车进出站的顺序,连题目都没看懂。还有些题目,如世博会上,一位游客戴的手表显示是6点,当时北京时间是7点,请问这位游客来自哪个时区?心绞痛可以用何种药物治疗?昼夜时间长短相等的日子,北京时间11点之时,在上海看太阳在哪个方向?参加“北约”联考的13所大学,所处位置的地理气候有什么共同特征等,都是考察学生是否能将书本上的知识活学活用。

    在采访中,记者明显感觉到很多学生偏科现象明显。一些文科生告诉记者,他们只在考试前,复习了下物理、化学课本上的定理,难怪在看到题目后,会感觉“题目出得很偏”“自己复习的东西都没有考到”呢。

    「专家建议」

    开阔视野注重日常积累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千分考”命题与往年相比,没有什么新变化,依然以考查基础为主,命题要求不超过中学教学范围。对于有些考生觉得“难”的反馈,他指出,复旦水平测试更多关注学生是否具有深厚积淀,考试内容不用准备,也无法准备。这与当前中学围绕高考指挥棒打转的教育方法,显然格格不入,觉得难也在情理之中。

    2006年起施行的复旦水平测试,内容涵盖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10个科目,共200道客观测试题。这样设置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进大学的学生首先应保质保量完整接受高中教育;其二,复旦大学的人才培养推行“通识教育”,要求学生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若将这一广度要求“折算”成难度,那么可以说,测试的难度确实要高于高考。

    近年来,各种千分考应试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从实际考试情况来看,只能说“帮助有限”。培训班顶多只能帮考生把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但即使记全了知识点与真正掌握乃至能活学活用这些知识点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此外,文科中的大量试题都在考学生的日常积累、课外阅读情况等。这些都不是靠做大量习题能突击应试出来的。正如复旦校方所言,推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的目的,是希望引导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学生与其参加“应试班”机械操练,不如尽早开阔视野,注重积累,全面发展自己。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立即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后,请及时刷新页面!               [回复本贴]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高校招生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高校招生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高校招生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高考热点关注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0 育路教育版权所有 |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