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迈入高等学府,可是却没能跨过自己的心理关。记者了解到。开学两个月以来,一些大一新生没有在课堂学习,却因各类精神疾病住进了市第一专科医院进行治疗。记者从哈尔滨市其他医院了解到,到医院心理科门诊求诊的大学生也有所增加。 “好”与“坏”的狭意理解、臆想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差距、网络游戏快速成功的快感与现实挫折的反差,都让一些大学生无所适从,出现了心理问题。 初入社会心很慌 ——“蛋壳式”培养方式保护了孩子,却把孩子与社会隔绝 哈尔滨医科大学复属第四院心理科主任张磊晶日前收到一封一名大一新生近万字的手写信。信中写道:“我从小觉得只要对别人好、真心真意对别人就能得到回报,可我却把自己伤得一无所有。好人难当,可我却不甘屈服于‘不正之风’和‘邪恶’……我以为的世界美好都是假的,它和我认为的差距太大,太让我失望。”信中详细写了他和某同学交往中,同学都做了哪些事、说了哪些话让他感到社会的丑陋。 由于“想象”和“现实”的差距,让这名新生先是躲避与其他人接触,既而产生厌世情绪。张磊晶主任说,一些家庭对孩子采取“蛋壳式”培养方式, “蛋壳”保护孩子的同时,也把孩子和社会隔绝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保护得过多,遇到任何事都由家长出面解决,孩子没有社会阅历,总觉得世界很简单、很美好。一旦遇到与自己想象有差距的事,便会在心里放大,虽然多是一些小事,但慢慢就积累到质变。 很多人都知道“小马过河”的故事,但现实社会中却有很多家长不愿让孩子去自己试河水的深度。刚走入校园的大学生脱离了父母,头一次看到“河”,心理上会夸大“河”的可怕,自然会产生恐惧。据张磊晶介绍:“以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出于自己没有考入理想学校而就读于一般学校的差距。但现在,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了。”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现代经济社会的强竞争、快节奏、短周期、频更新等特点,加之一些不正之风,让一些以前和社会零接触的大学生产生恐惧情绪,一些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就难免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怎样和你交朋友 ——“不劳而获”的爱太多,使孩子不会主动与人交往 军训后一个星期就想退学。张磊晶遇到的这个同学退学的主要原因就是,虽然大学没有固定的同桌,可好多人的同桌都不换,只有他的旁边座位总是换人,他觉得同学都在故意疏远自己。 小新(化名)个性有些争强好胜、总想样样争第一。从小学到高中他学习成绩一直优秀,老师对他很器重,和同学相处也很愉快。他一直生活在赞扬声中,未遭受过什么挫折,自尊心很强,应届顺利考上某名牌大学。刚入学时,一切都很新鲜,外加军训很辛苦,体力消耗较大,也没空想别的。可军训结束正式上课后,他觉得同学都自顾自地学习、生活,宿舍里的气氛也很压抑,互相之间好像都很漠然,自尊心也迫使他不愿主动与同学交往。而且上课时他发现,很多同学都固定坐在一起,只有自己的旁边座位总在换人。每次上课,他都在观察谁和谁的关系比较好,为什么没人和自己好。因此上课总分心。现在虽然还没考试,但从回答问题和做作业上感到自己成绩在班上只能算中等,比他成绩好、知识面宽的大有人在,以前的自信荡然无存。 小新经常感到头痛、胸闷、心慌和入睡困难,心里很着急,怕影响学习但越急越不行,注意力无法集中。虽然还能坚持学习,但效率很差,有时觉得自己都快撑不下去了,总想回家。国庆长假回家休息几天感觉好些,但一想到回学校就紧张焦虑,以致于国庆后就不想回学校继续上学了。眼看着已经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无法完成学业,小新的父母将他送到了医院治疗。 张磊晶说,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遇到的主要心理问题。很多学生入大学后就表现出不会与人交往的问题,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大学新生普遍存在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这一特点。由于很多人从小在家庭无偿的宠爱下成长,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跟别人相处。 用成绩衡量一切 ——唯成绩至上,孩子没有形成完善的价值体系 因高中和大学的学习成绩落差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在市第一专科医院收治的患者中不占少数。 哈尔滨市一所重点高中毕业生小军去加拿大留学。起初他很担心因语言问题而影响成绩,但第一学期,考试成绩全部是A,他的自信心开始膨胀,觉得接下来的学习也不会有问题。但他对自己的期望越高,反而考不好。他开始背着国内的父母不去上课,直到有亲友去加拿大看他,才发现他已经不上课、整天躲在屋里好久了。目前,经过心理治疗,小军的情况有所好转。 小军的主治医生说,小军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好多大一新生都遇到学习成绩的问题,经过治疗,才找到除了学习成绩以外的其他人生追求和价值认定。 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说,虽然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好多年,但大学之前,学校强调的就是学习成绩,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好坏。有的大学新生在步入大学前在脑海中就已经勾画好了理想自我形象,然而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天外有天,原来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自己忽然变得平庸,面对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新生往往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客观地面对现实。自我期望过高,而又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力,他们在学习遭到失败时,就会失去心理平衡,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感到处处不如人,不敢面对现实、分析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采取相应措施、主动认识自己,而是以逃避的方式看到面临的问题,以迂回的态度来维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 无人管束不习惯 ——父母代替孩子思考,让孩子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在市第一专科医院收治的一些大学生精神类疾病患者中,有一些缘于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小珮上中学时,父母什么都不让她干,早上来不及吃饭,妈妈就把早餐送到学校去。每天该干什么、该上什么补习班、该几点睡觉,以及高考报志愿,都由父母决定。考入北京的一所大学后她慌神了,每天不知道该干什么。她开始头痛,注意力无法集中。她打电话求助父母,父母告诉她多参加学校活动,最好能当个学生干部。可是在大学里,各种活动很多,优秀的学生也很多,她感觉无从入手,每天都睡不好觉,老觉着自己什么都不会,心里丝毫没有安全感。国庆节假期回家,她总觉着有人跟踪想害她。在火车站不敢坐车,就往家里打电话求助。父母开始并没太在意,但是时间越长越觉得不对劲儿,于是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结果确诊得了精神分裂症,出现了严重的幻觉和妄想。 心理专家说,现在有一些孩子过分依赖父母,没有主见,唯父母之命是从。对知识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求,有的甚至厌学。在高考拼搏后,很多人有一种枯竭感,人生失去目标,而又没有独立寻找生活目标的能力。刚入学的大学生要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转变期,应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 过度包办惹麻烦 ——要让孩子适应社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 心理素质较好的孩子,可以通过自我调节适应大学生活,而一些内向的孩子一旦心理负担过重,就可能患上疾病。张磊晶建议家长,新生入学前,家长或老师要给予这方面的指导,防患于未然,尽可能避免产生适应性障碍;入学后,学校要对新生给予更多的温暖,提供必要的帮助,家长则需经常与子女保持书信或电话联系,使其获得更多的感情慰藉。但如果适应性障碍症状比较明显,则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视情况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疗法及行为治疗,并可适当服用一些镇静安神类的药物,以调整情绪,促进睡眠,消除躯体的不适,同时要定期去进行心理咨询,直至正常为止。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症状,则需要配合进行药物治疗。 一些极端的病例也在警示更多的家长,在平时,家长也要改变“蛋壳式”的教养方式,不要把孩子全部包裹起来,要让他适应社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包办,培养孩子自理能力。而且,不要把孩子拴在学习上,要培养孩子全方位发展,多接触社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教育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高校招生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广西:2011年普通高考方案公布 |
|
阅读下一篇:北大招办负责人:实名推荐新增中学每校1人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热点专题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留学预科 [查看简章] |
·北工大中加学院英国大学留学预科 [查看简章] |
·北京大学韩国留学班2010年火热报名 [查看简章] |
·中国政法大学美国留学3+2本硕连读 [查看简章]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内国外双学历 [查看简章] |
·中央财经大学HND3+1留学可认证 [查看简章] |
留学预科咨询电话:010-51294614 51299614 |
·人民大学澳大利亚 2+2 本硕连读项目 [查看简章] |
·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3+2本硕 [查看简章] |
·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HND3+1项目 [查看简章] |
·北工大中加工商酒店管理2+2留学项目 [查看简章] |
·清华大学留学通2010英美澳加预科招生 [查看简章]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2+2留学 [查看简章] |
中外合作咨询电话:010-51294614 5129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