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医护理:发热的中医辨证施护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0-08-26

  发热是指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由于外感寒邪,或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六淫之邪侵入,而在临床上表现出一种症状。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辨证施护如下:

  1、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体温的变化,必要时应定时测量体温,有变化时随时测量。

  2、注意观察发热的时间、性质并及时记录,向医生报告。

  3、观察病人的舌苔、脉象变化,防止发生惊厥、出血和虚脱。

  4、高热病人需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清淡素菜为宜,并鼓励病人多进食、多饮水,以增加抗病能力。

  5、发热病人忌食油炸、肥甘厚味。长期低热病人需给予补充大量液体和充足的营养,以补充病人体内物质的消耗。

  6、寒证发热宜进热食,忌生冷、瓜果;热证可进清淡饮食和瓜果类。

  7、内伤型发热属虚证,按虚证护理,同时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以补阴液为主,应观察出汗部位、出汗的时间及气味,及时报告医生,以配合治疗。

  8、风寒型发热针刺大椎、合谷、风池,泻法,针与灸并用。风热型发热针刺大椎、合谷、风池、少商,泻法,不用灸法。

  9、做好病人思想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配合治疗。

  10、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应注意病人勿受凉。嘱病人保持卫生,勤换内衣,使皮肤毛窍松弛,有利于散热。

  11、加强口腔护理,预防舌炎及口腔溃疡的发生。

纠错

我要收藏】 【进入社区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