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1)突出考查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如第15题着力于考查考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对新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对新问题的解决能力,思维容量较大;第28题以廉价制氢为素材,以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主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影响因素等重要内容,要求考生深入理解原理并有较高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第29题以金属防腐为载体,考查铝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电解原理与应用、原电池原理与应用、水解平衡等,对学生迁移应用、综合计算等能力有较高要求;第30题以工业生产聚铁为背景,将工业生产的大背景浓缩到实验环境中,将SO2性质、气体制备与检验、气体除杂与尾气处理、仪器装配、Fe3+与Fe2+的转化、离子除杂、过滤、pH测定的操作方法、逻辑推理与计算等基本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有机融合,考查面广、综合性强,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 (2)突出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通过题给素材的阅读,敏捷、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并通过对有关信息进行初步加工,结合已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的一项重要要求。今年的高考试题十分重视这一点。如第15题,沉淀溶解平衡与pH变化的曲线,对试题的正确解答既具有重要的提示又具有较强的干扰作用,只有理解了图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和溶液中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正确解答;第30(4),pH对聚铁质量的影响,将化学原理、逻辑分析、计算结合到一起,设计新颖,思维容量较大;第33题,要求考生正确提取合成路线提供的有效信息,整合所学有机化学基本知识,正确迁移才能正确解答本题。总之,试卷中信息的呈现方式相当丰富,包括文字、方程式、关系曲线、实验装置图、工业(或实验)流程图、物质合成路线等,这些呈现形式也是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中普遍采用的,可以说,试题对学生多途径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检验。 (3)突出考查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无论中学化学还是大学化学都应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这也是社会发展对化学人才的要求。试题充分体现化学新课程理念,注重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在化学实验题的分值比例增加和实验试题命制的尝试两方面。化学总分78分,涉及实验的问题共26分,约占化学总分的33.3%,比去年29.5%有所增加,充分体现了实验在化学学科和新课程理念中的地位和作用。 4.立足实践,注重应用 化学已经广泛渗透到科学的各个领域当中,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化学也正以其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试题的情境设置都是依据生产实际,而不是刻意杜撰,试题内容尤其是Ⅱ卷填空简答题,涉及到生活、化工、环保、材料、医药、能源、科研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立足实践是本年试题鲜明的特点。如,第28题涉及到了关注低碳经济、开发清洁能源、对接科研前沿;第29题金属防腐更是生产和生活中必须考虑的方面,同时隐含节能减排,而且选材贴近实际生产方法和过程。第30题涉及聚铁的工业制备,将实际生产和实验室操作联系在一起,实验内容、仪器装置、实验方法都真实可信,杜绝了为考试而“创造实验”的现象。第31题着眼材料,第32题涉及碳纳米管,第33题涉及合成药物,化学的应用性渗透到每一个题目之中。这样的题目使考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5.指向明确,引领课改 今年的考题,在整体上具有明确的指向,指向能体现化学科学本质的主干知识,指向化学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能力立意,不偏、不怪,对今后的化学教学无疑也会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1)试卷紧扣《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①试卷形式与往年保持一致,保证了教学的稳定性。 ②试题使用新素材,对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考生公平、公正。 ③试题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无偏题、怪题,特别是对于原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有要求,而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中不作要求的知识一律没有涉及,使中学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2)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试题特点鲜明 必考内容试题突出化学主干知识的同时,着力于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选考内容试题不偏、不怪、基础、灵活,充分体现模块课程特点,加强了主干知识的考查,三个选考模块试题难度、区分度、答题耗时等基本等值,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选修模块。试卷顺应了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3)试题突出考查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种能力要求 全面考查了考试说明对考生能力的要求,涵盖了“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的探究能力”;注重化学知识与科技、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了实践性和应用性;重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以上这些,正是新课程理念所积极倡导的。试卷中所有试题都是原创试题,均与实际密切联系,对考生来讲无疑增大了陌生度,但试题的起点高、落点低,在陌生的环境中考查熟悉的问题,在熟悉的情景下采用新颖的设问,强化了对信息加工能力、思维能力的考查。如第9题,尽管对于核素、同位素非常熟悉,但是能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实现同位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可能是学生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同时考查了化学变化本质这一熟悉的问题;第28题,尽管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是陌生的情境,但题目设置的是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熟悉的问题,充分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第29题,金属防腐原理和方法考生可能很清楚,但是铝的阳极氧化需要考生在题目中整合足够的信息才能解答;第30题,更是对学生实验技能、实验探究能力的全面考查。 |
高校招生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0年高校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word版 |
|
阅读下一篇:2010年高校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word版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热点专题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留学预科 [查看简章] |
·北工大中加学院英国大学留学预科 [查看简章] |
·北京大学韩国留学班2010年火热报名 [查看简章] |
·中国政法大学美国留学3+2本硕连读 [查看简章]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内国外双学历 [查看简章] |
·中央财经大学HND3+1留学可认证 [查看简章] |
留学预科咨询电话:010-51294614 51299614 |
·人民大学澳大利亚 2+2 本硕连读项目 [查看简章] |
·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3+2本硕 [查看简章] |
·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HND3+1项目 [查看简章] |
·北工大中加工商酒店管理2+2留学项目 [查看简章] |
·清华大学留学通2010英美澳加预科招生 [查看简章]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2+2留学 [查看简章] |
中外合作咨询电话:010-51294614 5129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