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选择:艺术院校 | 独立学院 | 民办高校 | 高职高专 | 出国留学 | 港澳招生 | 网络学院
 决战高考:政策法规 | 高考护航 | 各科备考 | 志愿填报 | 心理调节 | 饮食健康 | 考场内外 | 分数线 | 真题 咨询热线:010-51291357/51291557

特级教师评网友写江苏同题高考作文 绿色生活

作者:不明   发布时间:2010-06-12 11:30:08  来源:人民网
  • 文章正文
  • 调查
  • 热评
  • 论坛

点评人王大绩,北京市陈经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长期从事高三教学、教研工作,10多年来一直参加北京市高考阅卷。

点评

作文的语言、结构都不错,但是扣题不准,作文要求“以‘绿色生活’为题”,可是作文却以“快乐源于爱”为题。作文中,对于“快乐”与“绿色”的关系没有具体、充分的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是概念化的、也比较外在和生硬。

建议得分:45分(注:按照高考标准60分为满分)

原文鉴赏:

快乐源于爱

有这样一个关于“快乐”的故事:终南山麓,水丰草美,在这一带盛产一种快乐藤,凡是得到这种藤的人一定会马上喜形于色、笑逐颜开,从此不再知烦恼为何物。曾经有一个人为了得到快乐,不惜跋山涉水,历尽辛苦,去找寻这种藤。不想他历尽千辛万苦来到终南山麓后,虽然得到了这种藤,却仍然不快乐。这一天晚上,他在山下一位老人屋中借宿,面对皎洁的月光,不由慨然长叹。他问老人,为什么自己已经得到了快乐藤,却仍然快乐不起来?老人一听乐了:“其实,快乐藤并非终南山才有,而是人人心中都有,只要你有快乐的根——“爱”,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能够得到快乐。”

滚滚红尘,掩不住人生的脚步在游走;茫茫人海,充满着几多苦痛和快乐。人生苦短,拥有快乐远离痛苦是我们一生的愿求。白居易有诗写得好:“蜗牛角内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止身,随富随贫且欢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很多时候, 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或是因为我们太贪,或是因为我们追求着错误的东西,或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耐性。做个快乐的自己,其实并不难,就像背着包裹负重前行的人,放下包裹就会轻松。我们总觉得拥有的不够多,孰不知我们每个人其实很富有!人生是否有价值,关键要看活着的人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爱因斯坦说过:“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能够重来;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把一切都看作一个过程,你就能够平静、自然、稳健地把事情做好。事情的结果尽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过程更加重要。结果好了,我们会快乐,但是正是过程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生命只不过是上帝暂时借贷给我们的资本,不论经营得怎样,我们最终都会把借来的资本乖乖还给他。生命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拥有生命便能够创造价值。快乐源于爱,爱让生活充满阳光,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能使人懂得忧伤与痛苦,同时也能使人摆脱忧伤与痛苦,令平凡的生活充满情趣与意义。有了爱,纵然是满眼阴云、遍地荆棘,你都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无限的迷恋和神往。

人生以快乐为本,生活里没有快乐,人生就变得黯淡无光了。 西方有一句有名的谚语:“ 世界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它。”同理,我们可否这样领悟:“我们来自何方并处在什么位置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正在走向何处。”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绽放灿烂的笑容,在阴天下雨的时候,闲看翠绿的小草。选择快乐所以快乐,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快乐没道理!

“生来奔走万山中,踏遍崎岖路自通。” 我们要想在事业上取得任何成就,都很可能先遭受失败,深陷逆境。面对逆境,在无数烦恼和种种忧愁袭来之际,要想保持身心健康,人们则应像美国杰出幽默讽刺作家马克·吐温所说的那样:“人生在世,必须善处逆境,万不可浪费时间,作无益的烦恼,最好还是平心静气地去办事,想出补救的办法来,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悲哀。”杰出的人们,会在逆境中磨砺意志,卧薪尝胆,厉兵秣马,展现非凡人生风采。

任何事情都不像你想得那么糟糕,如果一个人始终觉得未来没有什么希望或者前景很渺茫,那么他的生活就缺乏动力与热情,快乐也就与他无缘了。只有始终怀着乐观的态度,看到希望,憧憬美好的未来,快乐才能与之相随。

时光匆匆如流水,人在世间能有几回。 人生就像一杯水,看你怎样去品味。别活得那么苦,别活得那么累。花开花谢年年有,何不潇洒走一回。人生充满忙碌,但人们依然可以选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繁琐而艰辛,但有了快乐的心灵才会弹奏出人生精彩的乐章!让生命创造出更大价值!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立即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后,请及时刷新页面!               [回复本贴]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高校招生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高校招生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高校招生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高考热点关注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0 育路教育版权所有 |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