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医古籍:《新修本草》——卷第七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0-05-11

  肉苁蓉

  味甘、酸、咸,微温,无毒。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疗妇人症瘕,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久服轻身。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门。五月五日采,阴干。

  代郡雁门属并州,多马处便有,言是野马精落地所生。生时似肉,以作羊肉羹,补虚乏极佳,亦可生啖。芮芮河南间至多。今第一出陇西,形扁广,柔润,多花而味甘。次出北国者,形短而少花。巴东、建平间亦有,而不如也。

  〔谨案〕此注论草苁蓉,陶未见肉者。今人苁蓉,功力殊胜。比来医人,时有用者。

  地肤子

  味苦,寒,无毒。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使人润泽。一名地葵,一名地麦。生荆州平泽及田野。八月、十月采实,阴干。

  今田野间亦多,皆取茎苗为扫帚。子微细,入补丸散用。《仙经》不甚须。

  〔谨案〕地肤子,田野人名为地麦草,叶细茎赤,多出熟田中,苗极弱,不能胜举。今云堪为扫帚,恐人未识之。《别录》云∶捣绞取汁,主赤白痢,洗目,去热暗、雀盲、涩痛。苗灰,主痢亦善。北人亦名涎衣草。

  忍冬

  味甘,温,无毒。主寒热身肿。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十二月采,阴干。

  今处处皆有,似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人惟取煮汁以酿酒,补虚疗风。《仙经》少用。此既长年益寿,甚可常采服。凡易得之草,而人多不肯为之,更求难得者,是贵远贱近,庸人之情乎?〔谨案〕此草藤生,绕覆草木上。苗茎赤紫色,宿者有薄白皮膜之。其嫩茎有毛,叶似胡豆,亦上下有毛。花白蕊紫。今人或以络石当之,非也。

  蒺藜子

  味苦、辛、温、微寒、无毒。主恶血,破症结积聚,喉痹,乳难。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溃,可作摩粉。其叶,主风痒,可煮以浴。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一名旁道,一名屈人,一名止行,一名豺羽,一名升推,一名即梨,一名茨。生冯翊平泽或道旁。七月、八月采实,曝干。

  乌头为之使。多生道上,而叶布地,子有刺,状如菱而小。长安最饶,人行多着木屐。

  今军家乃铸铁作之,以布敌路,亦呼蒺藜。《易》云∶据于蒺藜,言其凶伤。《诗》云∶墙有茨方用甚希耳。

  防风

  味甘、辛,温,无毒。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字乳金疮内痉。久服轻身。叶,主中风热汗出。

  一名铜芸,一名茴草,一名百枝,一名屏风,一名 根,一名百蜚。生沙苑川泽及邯郸、琅、上蔡。二月、十月采根,曝干。

  得泽泻、蒿本疗风,得当归、芍药、阳起石、禹余粮疗妇人子藏风,杀附子毒,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畏萆。郡县无名沙苑。今第一出彭城、兰陵,即近琅 者。郁州百市亦得之。次出襄阳、义阳县界,亦可用,即近上蔡者。

  唯实而脂润,头节坚如蚯蚓头者为好。

  俗用疗风最要,道方时用。

  〔谨案〕今出齐州、龙山最善,淄州、兖州、青州者亦佳。叶似牡蒿、附子苗等。《别录》云∶叉头者,令人发狂;叉尾者,发痼疾。子似胡荽而大,调食用之香,而疗风更优也。沙苑在同州南,亦出防风,轻虚不如东道者,陶云无沙苑,误矣。

  襄阳、义阳、上蔡,元无防风,陶乃妄注尔。

  石龙刍

  味苦,微寒、微温,无毒。主心腹邪气,小便不利,淋闭,风湿,鬼疰,恶毒。补内虚不足,疗痞满,身无润泽,出汗,除茎中热痛,杀鬼疰恶毒瓦斯。久服补虚羸,轻身,耳目聪明,延年。一名龙须,一名草续断,一名龙珠,一名龙华,一名悬莞,一名草毒。九节多味者,良。生梁州山谷湿地。五月、七月采茎,曝干。

  茎青细相连,实赤,今出近道水石处,似东阳龙须;以作席者,但多节尔。

  〔谨案〕《别录》云∶一名方宾,主疗蛔虫,及不消食尔。

纠错

我要收藏】 【进入社区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