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医古籍:食疗本草[卷下]黍米〈寒〉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0-05-11

  [卷下]黍米〈寒〉:

  (一)患鳖瘕者,以新熟赤黍米,淘取泔汁,生服一升,不过三两度愈。〔嘉〕

  (二)谨按:性寒,有少毒。不堪久服,昏五脏,令人好睡。仙家重此。作酒最胜余米。〔嘉〕

  (三)又,烧为灰,和油涂杖疮,不作KT ,止痛。〔嘉〕

  (四)不得与小儿食之,令儿不能行。若与小猫、犬食之,其脚便 曲,行不正。缓人筋骨,绝血脉。〔心。嘉〕

  (五)合葵菜食之,成痼疾。于黍米中藏干脯通。《食禁》云∶牛肉不得和黍米、白酒食之,必生寸白虫。〔证〕

  (六)黍之茎穗:人家用作提拂,以将扫地。食苦瓠毒,煮汁饮之即止。〔证〕

  (七)又,破提扫煮取汁,浴之去浮肿。〔证〕

  (八)又,和小豆煮汁,服之下小便。〔证〕

纠错

我要收藏】 【进入社区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