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医护理:口咽癌中医病因病机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0-04-07

  1.中国中匡学

  中医学认为,口咽癌的病因大多为热毒熏蒸、毒瘀蕴结于咽腭部。根据其临床表现及体征、有阳热证与阴寒证之别。

  1)阳热证,因咽部为心、肝、脾、肾经络循行之所,手少阴心的支脉从心系上挟咽喉;足少阴肾之经脉沿喉咙,挟舌根;足厥阴肝之经脉沿喉咙后面、过腭骨上窍;足太阴脾之经脉上行至咽两旁,连舌本,散舌下。因此,心、肝、脾、肾无论何经有积热,均可循经上炎,结于咽部。腭部为少、厥阴经循行之道,故心肝肾经积热上炎咽腭,炼血成痰,热毒痰瘀结聚于咽腭部,日久而成癌瘤。《医宗金鉴》载:“上腭痈苦葡萄形,少阴三焦积热成。”

  2)阴寒证,若因素体阳虚,毒瘀互结,耗损肾阴及精气,进而阴损及阳,出现一派阴寒之象,其肿块色淡,无发热,属祖国医学“腭疽”范畴,乃本虚标实之候。

  2.中国朝医学

  咽喉癌(因乎阿木):咽喉病人,在癌形成之前因伤寒恶风已患咽喉炎、咽喉肿痛等病。这时火气的热毒郁结在肺,热气再浸入咽喉而赤大肿痛,久而久之就癌变。

纠错

我要收藏】 【进入社区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