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医医师辅导:阴阳学说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0-03-30

  中医学诊断疾病包括诊察疾病和辨识证候两方面。故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主要表现于分析四诊资料和概括疾病证候的阴阳属性两方面。

  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症状和体征,常用阴阳来进行分析。如望诊方面,以色泽分阴阳,则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切诊方面,以脉象分阴阳,则浮、数、洪、滑等属阳,沉、迟、细、涩等属阴。闻诊方面,以语声分阴阳,则高亢洪亮者属阳,低微无力者属阴。问诊方面,以寒热喜恶分阴阳,则喜寒恶热属阳,喜热恶寒属阴。在症状与体征方面分清了阴阳属性,就为辨证时区别阴阳证候,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临床辨证中首先分别阴阳证候,有利于认清疾病的本质,并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阴阳又可作为虚证以及脏腑辨证之“目”。如对虚证的分类,除气虚、血虚外,还有阴虚、阳虚两类;结合脏腑辨证来分析,许多脏腑疾病的证候中,亦有阴虚、阳虚证,如心阴虚、心阳虚、肾阴虚、肾阳虚等等。外科病中的阴证、阳证,亦具有特殊的含义。属于阳证类的疾病,如疖、痈、丹毒、脓肿等,多为急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属于阴证类疾病,如结核性感染、肿瘤等,多为慢性疾病,表现为苍白、平塌、不热、不痛或隐痛等症状。

纠错

我要收藏】 【进入社区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