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选择:艺术院校 | 独立学院 | 民办高校 | 高职高专 | 出国留学 | 港澳招生 | 网络学院
 决战高考:政策法规 | 高考护航 | 各科备考 | 志愿填报 | 心理调节 | 饮食健康 | 考场内外 | 分数线 | 真题 咨询热线:010-51291357/51291557

名师预测2010高考作文

作者:高校招生   发布时间:2009-12-11 11:57:55  来源:腾讯网
  • 文章正文
  • 调查
  • 热评
  • 论坛

  近几年的作文评卷结束后,诸位参与改卷的老师不约而同地发出感慨:“失作文者,必定失高考。”由此可见高考作文对高考成败的重要性。为了提高考生的高考作文水平,下面将对高考及平时考生写作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对2010高考作文命题进行合理预测,希望对2010考生有所帮助。

  一、高考作文及考生的习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1.双基不牢。高考作文及考生的习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反映了考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不牢固。这主要表现在汉字书写的错误率较高,有的考生一篇作文之中竟有10多个错别字。《考试大纲》对写作明确规定:语言通顺,书写规范。这是对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

  2.审题不清。虽然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出现淡化审题的倾向,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但是考生的作文中还是有跑题的现象。如2009年高考山东卷“见证”这一作文题,就有好多考生对“见证”理解不准,有的考生立意为“史铁生见证了身残志坚”,这就是因为没有搞清“见证”的主体,“见证”的主体应当是所见事件的旁观者,而非所见事件的经历者。又如考生在审题时,容易顾此失彼。2009年高考安徽卷的“弯道超越”,有的考生只抓住了“弯道”,忘记了“超越”这一关键内容;有的考生把“弯道超越”变成了“超越”,只字不提“弯道”,对材料含意的把握难免失之偏颇。

  3.材料不新。现在考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素材陈旧,缺乏时代气息的问题。那些不关心现实、阅读面狭窄的考生,只能“旧事重提”。考生作文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素材是关于屈原、司马迁、项羽、文天祥、鲁迅、张海迪、史铁生等人的事例,这些成了考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素材,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这些素材虽然也可以采用,但是用得多了就显得庸俗,也显得考生视野狭窄。

  4.文体不明。一般说来,高考作文为了体现开放性,充分发挥考生个体写作才智,往往不限文体。然而不限文体,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让考生自我选择擅长的文体,写出自己的语言风格。有些考生写记叙文时用一半的篇幅来大发议论,结果搞得两不像。有些考生在写议论文时,只是单纯地引用事例,缺少分析论证,没有把材料和观点有机地联系到一起。更有甚者,以创新为名,胡乱地用一些古代的文体,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5.语言不畅。好多考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不注意对语言的锤炼,在遣词造句上,显得苍白无力,进而形成考生在写作时心中有话说不出,说出话来不到位,词不达意,言不由衷,表意不畅的局面。有的文章还用了古白话文的形式,半文半白,弄巧成拙。

  6.卷面不洁。考场作文中,卷面书写脏、乱、草的现象俯拾即是,影响了考生的作文成绩。高考作文书写要遵循这样的原则:不求书法之美,但求工整清楚;不求笔法遒劲,只求笔笔清晰;忌连笔字,忌字体忽大忽小。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立即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后,请及时刷新页面!               [回复本贴]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高校招生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高校招生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高校招生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高考热点关注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0 育路教育版权所有 |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