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医辅导:针灸预防冻疮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9-09-27

  冻疮系冬季常见病。以局部出现水肿性红斑、水疱,甚至溃疡,并伴搔痒、疼痛,遇热更甚为主要临床表现。冻疮一般发生于低温(气温在3~5℃)和潮湿环境之中,在我国的北方以及华东、华中等地区多见,每与个体皮肤抗寒能力降低有关。患者多具有冻疮素质,每年冬季发病,且多在原病灶处。由于冻疮多发生于体表暴露部位,因此也是一种有碍美容的病症。冻疮发生率高,且多有后发现象,一次发作后常易再发,故防治冻疮的发生有一定普遍意义。

  中医学亦名冻疮,认为系肌表阳气不达,加之寒邪侵袭,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被阻,气血凝滞肌肤而成。

  针灸不仅能治疗冻疮,而且可预防冻疮。针灸治疗冻疮的临床报道,始于1958年,并有多篇文章,其中有百例以上的治疗观察。用针灸预防冻疮,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曾有报导,以艾灸为主。总体说,60、70年代资料不少,并强调针灸防治结合。近20多年以来,穴位刺激方法虽仍以针刺、艾灸为主,但具体操作又作了较大的改进,使疗效有所提高。同时,报道数和样本量亦大为增加。

纠错

我要收藏】 【进入社区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