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外科辅导:灼伤的物理疗法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9-09-21

  早期的理疗很重要。定位,夹板,锻炼和压力包扎均有助于灼伤愈后的功能和外貌。皮肤张力和活动较高的体表部位(如面部,手,关节,大腿和胸部),最易形成瘢痕和挛缩。

  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抬高肢体,特别是腿或手灼伤的病人。在所有时间内肢体均应放在高于心脏的位置上,一天中暂时放低位置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因门诊病人卧床并抬高肢体有困难,故腿部灼伤者常需住院治疗。

  累及关节的Ⅱ度或Ⅲ度灼伤均需夹板固定。应按图8用棉花卷纱布包扎手及腕部,每个手指应分别包扎。掌心应加外垫以保持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处于微屈状态。腕部和肘部可用上肢吊带固定。门诊病人的腿部一般不用夹板固定。

  对大面积灼伤病人,应在入院后尽快用夹板把关节固定于功能位置。在早期治疗时这种固定必须非常合适并经常予以检查,防止肢体挛缩,后者可加重水肿。随着水肿的消退,需经常调整夹板以使固定更加合适。在创面移植和创面愈合以前,不能撤除夹板。在整个恢复期内均应该用敷料和绷带包扎,使关节保持在功能位置。

  在植皮前为了保留功能,关节应作主动和被动锻炼,每天1~2次。随着早期水肿的消退,活动和定位将会比较自如。植皮后,受累部位通常应保持固定5~10天,以保证术后锻炼开始前植皮的稳定性。

纠错

我要收藏】 【进入社区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