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知识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二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9-08-08
第四节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一、 慢性支气管炎
一、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提高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认识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必须积极防治。了解常见病因,熟悉临床表现和分型、分期。掌握治疗原则、主要症状的护理措施及综合防治措施。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 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相关的因素。
2. 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实验室检查项目及特点。
3.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
4. 慢性支气管炎各期的治疗原则。
理解
1. 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和体征。
2.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和临床缓解期的临床特点
应用
1. 能运用所学知识为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实施护理评估。
2. 能为护理诊断为:“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3. 根据护理诊断提供护理措施。
4. 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进行保健指导。
二、阻塞性肺气肿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了解阻塞性肺气肿的促成因素和发生机制,熟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理解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目的,掌握改善症状的各项护理措施。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实验室检查特点: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
2.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要点。
3.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要点。
4.阻塞性肺气肿的常见并发症。
理解
1.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应用
1. 能为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实施护理评估。
2.能根据护理评估作出下述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营养失调。
3.能就上述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4.能指导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实施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呼吸肌功能锻炼和全身运动锻炼。
5.能为阻塞性肺气肿病人提供有针对性的保健指导,包括避免诱发因素、营养支持和家庭氧疗等。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哮喘的发生机制,认识其发作与某些诱发因素有重要关系,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实验室检查。熟悉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症状和体征,临床分期、分级,常用平喘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掌握哮喘的防治方法与护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 与支气管哮喘发作有关的诱发因素。
2. 支气管哮喘实验室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3.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要点。
理解
1.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2.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3. 支气管扩张剂、抗炎类平喘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和不良反应。
应用
1.正确评价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严重程度,非急性发作期时的临床特点、控制症状的治疗药物、肺功能等。
2.能为护理诊断为“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知识缺乏”的病人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尤其是药物的合理选择、雾化吸入器的正确使用。
3.为支气管哮喘病人提供有针对性的保健指导:缓解期避免诱发因素、自我监测、掌握正确的药物使用技术、全身锻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