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我又想起了苏东坡,一个曾经风光一时的大名人,才华横溢,身边除了赞誉还是赞誉。
当他从“成功”的顶峰跌落而下,一直摔到了黄州赤壁,稍稍做了调整,就用《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向世人宣告了他的“文化突围”的成功!——失败是从表象成功到实质成功的必由之路。
(六)高耸的珠穆朗玛峰是伟峻的,因为它埋葬了无数前来朝拜者的尸骨;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是意义巨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横渡太平洋的航道是威严的,因为它淹没了无数的渡海探险者。——失败是成功的衬托。
(七)废墟也是一种美——一种残缺的美,它昭示着失败,激励着成功。
因而圆明园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奋斗;耶路撒冷的“哭墙”激励着犹太民族的奋斗。——失败是一种鞭策。
面对着这些失败,这些遗憾而伟大的失败,我们应当静·心思考了:我们的“失败”还能称之为“失败”吗 还应当为它注上“气馁”吗?
例3 平静如金
鸟儿的双翼划过了天空,平静的踪迹便留在了天空;
鱼儿的尾巴摇进了水草,平静的踪迹便留在了水底;
我的眼睛映入了三个故事,平静的踪迹便留在了我的心灵:
(一)梵志持花献佛,佛云:“放下。”梵志放下左手之花。佛又道:“放下。”梵志又放下了右手之花。佛还是说:“放下。”梵志道:“我手中之花都已放下了,还有何可放 ”佛曰:“放下你的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直舍去,舍至无可舍处,是汝放生命处。”这是一则禅语。本意是说心灵愈是平静,愈是朴素自然,愈容易修得正果,大彻大悟。
我常想象着如梵志般见佛,只不过右手持“成”,左手持“败”。想我放下成败,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之时,成功之花必已在心间绽放。
古龙说:“越是怕死的人往往越容易死;越是不怕死的人却往往不会死。”越是害怕失败、渴望成功的人也许越容易与成功擦肩。
(二)1914年冬季的一天,一场大火烧着了爱迪生的实验室,这无疑意味着,他操劳一生才得到的多项研究成果将在无情的大火中化为灰烬。当大火烧得最凶时,爱迪生的儿子发了疯似的在滚滚浓烟中寻找着父亲。他看到了什么呢?67岁的爱迪生正平静地看着大火,任满头的白发在冷风中飞扬。他极其平静地对儿子说:“快!快去叫你妈妈,她恐怕一辈子都见不到这样的场面。”
读着这则故事,我不觉怦然惊动:平静原来是一种勇气。
只有平静的心灵,才有勇气面对挫折,把失望看作是“生活的调味剂”,才能经受住生活的打击,从而尽情地享受生命。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正因为他有平静的心灵。
平静而生的勇气,如此壮丽。
育路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