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方案
英语学院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为成立于1944 年的英语系。英语学院下设英语系和翻译系,并设有十一个研究中心:英美文学研究中心、语言学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翻译硕士MTI中心、美国研究中心、 英国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爱尔兰研究中心、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和跨文化研究中心。英语学院已形成国内独具特色的全英文环境的人 文与社会科学跨学科教学与研究平台。
英语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博士生导师14名,教授26名,副教授36名。教学层次齐全,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同时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全院共拥有在校本科生768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600人。
英语学院以“知周中外,道济天下”为院训,以“人文教育、跨学科课程设置、融合式英语教学、跨文化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英语语言文学和翻译专业,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培养国际型、通识型优秀人才。
英语学院重视对外合作和交流,与英、美、澳、加、新等国的许多重点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
翻译专业
BA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要求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端口、笔译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英文和中文语言功底、深厚的双语文学与文化修养、熟练的双语转换能力、宽广的人文 社科知识和出色的学习、思辨、创造、合作与领导能力的国际型、通识型优秀人才。毕业生在外交、外事、国际文化交流、国际传播、英语教育、国际经贸等领域具 有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也可以顺利进入翻译专业乃至相关人文社科领域进一步深造。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专业翻译人才所需要的基本功,包括英语听说读写、中文创作与表达、英语国家国情、中国文化修养、各种专题笔译及口译技巧,同时掌握一定 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实践、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具有较好的心理身体素质和较强工作、交际能力。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 掌握相关的人文社科尤其是政治、经济、文教、科技、法律、金融商贸等主要领域的基础知识;
3. 熟悉英语国家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传统;
4. 具备比较准确的中、英文理解以及流畅的中、英文表达与沟通能力;
5. 熟练的英汉双语转换能力并拥有一定的口、笔译实战经验;
6. 了解行业规范与标准,具备职业翻译工作者应有的从业潜力、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7. 具有基本调研能力;
8. 具备第二外国语言基本知识;
9.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大部委、各级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翻译或外事部门、中国驻外机构、对外或涉外出版社、传媒单位的海外部、涉外企业以及跨国公司从事口笔译 或更广义的与语言文字、文化交流相关的设计、策划、咨询等工作,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深造成为提供口笔译服务的自由职业者。
三、学科与学制
(一)主干学科:所属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所属二级学科:翻译学
(二)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三)学 制:四年(修业年限3至6年)
(四)学校实行主、辅修制,翻译专业学生可在修业年限内,在主修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另一专业或攻读双学位。
四、总学分和总学时
总学分为162学分,其中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为10学分,课内总学时为2664。
五、课程设置及其开设比例
(一)公共课:50学分
公共必修课 36学分;全校通选课 14学分
(二)专业课:115学分
外语技能课:10门,39学分
专业基础课:19门,52学分
专业选修课:(至少)8门,24学分
其中各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为:必修课占74%(其中公共必修课占27%;专业必修课占47%);选修课占26%(其中全校通选课占9%;专业选修课占16%)。
六、实践性教学安排及要求
(一)军事训练:2学分
(二)社会实践与调查:2学分
(三)专业及毕业实习:2学分
(四)出国留学:可兑换专业及毕业实习学分
(五)毕业论文(选题为翻译方向):4学分
七、课程设置改革思路与具体变化
(一) 旨在提升母语修养的中文课由常规授课改为独立阅读,但仍为必修。原因有二:其一是母语修养的问题不是靠修课能够提升的;其二是外聘师资不稳定且难于管理 (即难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独立阅读部分的学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指定书目的阅读并提交读书报告,“读”的输入与“写”的输出将为之后的翻译能力培养奠 定基础。
(二)调整专业必选修比例,在不改变“口笔译并行、汉译英为主”的总体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减少专业必修课,给学生更多自我选择的发展空间。改为选修课的课程包括“文件翻译”、“政论文献英译”、“英汉视译”、“汉英视译”。
(三)专业必修课中加重了通识基础的份量,取消“跨文化交际”,增加“文学概论”、“语言学导论”。原因在于上一版培养方案执行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翻译时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知识结构方面的欠缺。
(四)调整了“笔译基础”的开课时间,从二下提早到二上。原因是考虑到“笔译基础”的开设将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使得学生更有问题意识、目标更清楚;同时,“笔译基础”先于“口译基础”开设,也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即笔译是口译的基础,以纠正学生重口译轻笔译的心态。
(五)取消了对毕业生“翻译作品”的要求。原因是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本科生尚不具备独立完成翻译作品的能力,上一版的要求有些过于乐观了。
八、教学计划的安排
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计划表(1)
课程类别 | 课 程
编 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
时 |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公
共 课 |
公
共 必 修 课 |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4 | 72 | 2 | 2 | ||||||||||||||||||
近现代史纲要 | 2 | 36 | 2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72 | 2 | 2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72 | 2 | 2 | |||||||||||||||||||||
形势与政策 | 2 | 36 | ? | ||||||||||||||||||||||
合 计 | 16 | 288 | 2 | 4 | 2 | 2 | 2 | 2 | |||||||||||||||||
其
它 公共必 修 课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1 | 18 | 2 |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1 | 18 | 2 | ||||||||||||||||||||||
计算机应用基础(上) | 3 | 54 | 3 | ||||||||||||||||||||||
计算机应用基础(下) | 3 | 54 | 3 | ||||||||||||||||||||||
基础体育 | 2 | 72 | 2 | 2 | |||||||||||||||||||||
专项体育 | 2 | 72 | 4 | ||||||||||||||||||||||
公共外语(第二外语) | 8 | 144 | 4 | 4 | |||||||||||||||||||||
合 计 |
20 | 432 | 7 | 5 | 6-8 | 6-8 | 4-6 | 4-6 | |||||||||||||||||
公共必修课总计 |
36 | 720 | |||||||||||||||||||||||
全
校 通 选 课 |
分
六 个 模 块 |
A.中国文化 | 选课原则:
|
||||||||||||||||||||||
B.外国文化 | |||||||||||||||||||||||||
C.社会科学 | |||||||||||||||||||||||||
D.哲学和方法论 | |||||||||||||||||||||||||
E.数学和自然科学 | |||||||||||||||||||||||||
F.语言技能(中文写作与第三外语技能) | |||||||||||||||||||||||||
全校通选课总计 |
14 | 252 | |||||||||||||||||||||||
公共课总合计 |
50 | 972 |
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计划表(2)
课程类别 | 课 程
编 号 |
课程名称(中、英文) | 学
分 |
学
时 |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专
业 课 |
专
业 必 修 课 |
外
语 技 能 课 |
10101101 | 英语交际口语 | 3 | 54 |
3 |
||||||||
10101103 | 英语演讲 | 3 | 54 |
3 |
|||||||||||
10101201 | 英语辩论 | 3 | 36 |
2 |
|||||||||||
10101104 | 英语分析性阅读(1) | 6 | 108 |
6 |
“英语分析性阅读”(2)和(3)为必修课;选修起点可以是“英语分析性阅读”(1)或者(2)。 | ||||||||||
10101105 | 英语分析性阅读(2) | 6 | 108 |
6 |
|||||||||||
10101106 | 英语分析性阅读(3) | 6 | 108 |
6 |
|||||||||||
10101107 | 英语叙事文写作 | 3 | 36 |
2 |
|||||||||||
10101108 | 英语说明文写作 | 3 | 36 |
2 |
|||||||||||
10101202 | 英语议论文写作 | 3 | 36 |
2 |
|||||||||||
10101203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 3 | 36 |
2 |
|||||||||||
外语技能课合计 | 39 | 612 |
11 |
11 |
10 |
2 |
0 | 0 | 0 | 0 | |||||
专
业 基 础 课 |
50101210 |
文学概论 |
3 | 36 | 2 | ||||||||||
50101230 | 语言学导论 | 3 | 36 | 2 | |||||||||||
50101350 | 西方思想经典导读 | 3 | 36 | 2 | |||||||||||
50102201 | 笔译基础 | 3 | 36 | 2 | |||||||||||
50102301 | 英语文学作品汉译 | 3 | 36 | 2 | |||||||||||
50102302 | 国粹文化英译 | 3 | 36 | 2 | |||||||||||
50102303 | 中文文学作品英译 | 3 | 36 | 2 | |||||||||||
50102304 | 西方哲社著作汉译 | 3 | 36 | 2 | |||||||||||
50102305 | 国学经典英译 | 3 | 36 | 2 | |||||||||||
50102202 | 口译基础 | 2 | 36 | 2 | |||||||||||
50102306 | 英汉交替口译入门 | 2 | 36 | 2 | |||||||||||
50102307 | 英汉交替口译实务 | 2 | 36 | 2 | |||||||||||
50102308 | 汉英交替口译入门 | 2 | 36 | 2 | |||||||||||
50102309 | 汉英交替口译实务 | 2 | 36 | 2 | |||||||||||
50102451 | 文化与翻译 | 3 | 36 | 2 | |||||||||||
50102452 | 中外翻译史 | 3 | 36 | 2 | |||||||||||
50102453 | 翻译:理论与思考 | 3 | 36 | 2 | |||||||||||
50102454 |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 3 | 36 | 2 | |||||||||||
50102101 | 独立中文阅读 | 3 | *[1] | * | * | ||||||||||
专业基础课合计 | 52 | 648 | 4 | 8 | 10 | 8 | 6 | 0 | |||||||
专业必修课总计 | 91 | 1260 | 11 | 11 | 14 | 10 | 10 | 8 | 6 | 0 | |||||
专
业 选 修 课 |
外语技能 | 50101501 | 英语语音 |
1 |
36 |
2 |
外语技能课程选修原则为学生自愿与教师建议相结合。
|
||||||||
50101502 | 英语听力(1) |
1 |
36 |
2 |
|||||||||||
50101503 | 英语听力(2) |
1 |
36 |
2 |
|||||||||||
50101504 | 英语议会制辩论 |
3 |
36 |
2 |
|||||||||||
50101505 | 英语分析性阅读(4) |
4 |
72 |
4 |
|||||||||||
英语文学 | 50101510 |
现代成长小说选读 |
3 |
36 |
2 |
||||||||||
50101511 | 维多利亚时期小说 |
3 |
36 |
2 | |||||||||||
50101512 | 《圣经》的文学阐释 |
3 |
36 |
2 |
|||||||||||
50101514 | 西方戏剧 |
3 |
36 |
2 |
|||||||||||
50101710 | 英国文学:19-20世纪 |
3 |
36 |
||||||||||||
50101712 | 美国文学 |
3 |
36 |
||||||||||||
50101713 | 莎士比亚戏剧:从文本到表演 |
3 |
36 |
||||||||||||
50101714 | 短篇小说与西方文化 |
3 |
36 |
||||||||||||
50101715 | 英语散文精粹 |
3 |
36 |
||||||||||||
50101716 | 英语诗歌赏析 |
3 |
36 |
||||||||||||
50101717 |
华裔美国文学 |
3 |
36 |
||||||||||||
50101718 |
加拿大文学与文化 |
3 |
36 |
||||||||||||
50101719 |
女性主义文学 |
3 |
36 |
||||||||||||
50101720 |
城市与文学 |
3 |
36 |
||||||||||||
英语语言学 | 50101530 |
英语语法:知识与技能 |
3 |
36 |
2 |
||||||||||
50101531 |
英语词汇学概论 |
3 |
36 |
2 |
|||||||||||
50101532 |
语言与意义 |
3 |
36 |
2 |
|||||||||||
50101533 |
英语史 |
3 |
36 |
2 |
|||||||||||
50101730 |
语言与社会 |
3 |
36 |
||||||||||||
50101731 |
理解语言习得 |
3 |
36 |
||||||||||||
50101732 |
文体学 |
3 |
36 |
||||||||||||
50101733 |
话语分析 |
3 |
36 |
||||||||||||
社会与文化研究 | 50101550 |
美国社会与文化 |
3 |
36 |
2 |
||||||||||
50101551 |
英国社会与文化 |
3 |
36 |
2 |
|||||||||||
50101552 |
新闻阅读与媒介素养 |
3 |
36 |
2 |
|||||||||||
50101553 | 媒体创意与思维陷阱 |
3 |
36 |
2 |
|||||||||||
50101554 | 社会学与现代社会 |
3 |
36 |
2 |
|||||||||||
50101555 | 西方人文经典阅读 |
3 |
36 |
2 |
|||||||||||
50101750 | 性别与社会 |
3 |
36 |
||||||||||||
50101751 | 社会问题研究 |
3 |
36 |
||||||||||||
50101752 | 英语电影分析 |
3 |
36 |
||||||||||||
50101753 | 美国史重点问题研究 |
3 |
36 |
||||||||||||
50101754 | 战后美国史 |
3 |
36 |
||||||||||||
50101755 | 英国历史 |
3 |
36 |
||||||||||||
50101756 | 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 |
3 |
36 |
||||||||||||
50101757 | 量化研究方法 |
3 |
36 |
||||||||||||
50101758 |
中国思想经典导读 |
3 |
36 |
||||||||||||
国际政治与经济 | 50101570 | 经济学概论 |
3 |
36 |
2 |
||||||||||
50101571 |
国际关系导论 |
3 |
36 |
2 |
|||||||||||
50101572 | 比较政治学 |
3 |
36 |
2 |
|||||||||||
50101770 |
美国政府与政治 |
3 |
36 |
||||||||||||
50101771 |
美国战后外交史 |
3 |
36 |
||||||||||||
50101772 |
中美关系史 |
3 |
36 |
||||||||||||
50101773 |
欧洲一体化 |
3 |
36 |
||||||||||||
50101774 |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
3 |
36 |
||||||||||||
50101775 | 国际政治经济学 |
3 |
36 |
||||||||||||
50101776 |
美国经济纵览 |
3 |
36 |
||||||||||||
50101777 | 中国与世界经济 |
3 |
36 |
||||||||||||
翻 译 理 论 与 实 践 |
50102720 | 文件翻译(英汉) | 3 | 36 | |||||||||||
50102721 | 时政文献翻译(汉英) | 3 | 36 | ||||||||||||
50102722 | 综合模拟口译 | 2 | 36 | ||||||||||||
50102723 | 汉英视译 | 2 | 36 | ||||||||||||
50102724 | 英汉视译 | 2 | 36 | ||||||||||||
50102750 | 口译评析:理论与实践 | 2 | 18 | ||||||||||||
50102726 | 经典译文赏析 | 2 | 36 | ||||||||||||
50102727 | 商务经贸翻译 | 3 | 36 | ||||||||||||
50102728 | 法律翻译 | 3 | 36 | ||||||||||||
50102729 | 应用文翻译 | 3 | 36 | ||||||||||||
跨文化交际
与 传 播 |
50101590 |
中西文化对比 |
3 |
36 |
2 |
||||||||||
50101591 | 跨文化交际 |
3 |
36 |
2 |
|||||||||||
50101790 |
传播学概论 |
3 |
36 |
||||||||||||
50101791 | 跨文化媒体社会学 |
3 |
36 |
||||||||||||
50101792 | 跨文化传播 |
3 |
36 |
||||||||||||
50101793 | 中国对外传播 |
3 |
36 |
||||||||||||
50101794 | 国家形象与跨文化传播 |
3 |
36 |
||||||||||||
50101795 | 媒体话语分析 |
3 |
36 |
||||||||||||
40103404 | 中国当代媒体研究(中文) |
3 |
36 |
||||||||||||
专业选修课合计 |
24 | 432 | |||||||||||||
专业课总合计 |
115 | 1692 |
[1]星号表示该学期执行并分配一个学分。指定书单,每学期选读10本,并以中文撰写1万字的读书报告,下一学期开学两周内提交。
选课要求:
每位翻译专业的学生自一下开始可以从英语学院的专业选修模块中选修专业课,每个学期至少选修一门,不得选修超过两门,但一、二年级每学期只能选修一门。
翻译专业学生总共不得从“翻译理论与实践”模块选修超过四门的课程。
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计划表(3)
课程类别 |
课 程 编 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时 间 |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
军事训练 |
2 |
4周 |
第2学期末 |
|
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 |
2 |
2—4周 |
第2 – 第3学期暑期 |
||
专业及毕业实习 |
2 |
2—4周 |
第6 – 第7学期暑期 |
||
出国留学 |
可抵换 |
半年 |
第5 – 第6学期 |
||
毕业论文 |
4 |
5-6周 |
第7-8学期 |
||
总 计 |
10 |
翻译专业课程与学分对比表(4)
专 业 |
公共必修课 |
全校通选课 |
专业必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课内总学时 |
总学分 |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
翻译 |
720 |
36 |
252 |
14 |
1260 |
92 |
432 |
24 |
2664 |
166 |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校方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网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