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8:00-20:00
这几日网络上对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闹得沸沸扬扬,很多大学热门专业都上了榜,这也让这些热门专业毕业的学生欲哭无泪,那么高校热门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该怨谁呢?
就业率不代表就业质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
教育部之所以发布就业率榜单,意在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引导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但从公布的榜单来看,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用就业这一指标来评价所有高校和专业,对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并不合适。
其次,评价就业情况不能只看就业率数据,还必须包含就业质量因素。由于教育部门公布的是近两年的就业率数据,很可能采用的是初次就业率。一些学校为提高初次就业率,弄虚作假,编造数据,就业率数据用初次就业率并不科学。相对来说,中长期就业率更能客观反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第三,就业率只能反映就业的数量,无法反映就业的质量。比如,近年来教育部门一直称高职的就业率高于本科生、研究生,可是学生和家长并不为之所动,原因是高职就业的行业、岗位、薪酬待遇总体上还是很难和本科生、研究生相提并论,更不要说今后的职业发展空间了。
最后,一个专业在一国家、一个地区的就业情况不理想,但可能在某个学校是特色专业,简单发布某一专业整体专业就业率低的信息,对其他高校开办新专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也可能误导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
盲目扩招粗放培养
■华东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龚秀全
高校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平衡师生比例、控制专业规模等问题,而不应该不顾师资力量,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我认为教育部公布这个榜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高校和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警示和指导作用。上榜的专业往往是热门专业,而热门专业就业率低往往不是因为人才市场需求不足,而是因为大学培养方式太粗放,盲目扩大招生规模。
一些不具有开设相关专业条件和资质的学校,为了吸引生源,也开设一些所谓热门专业,并且大规模招生,根本没有考虑生源质量和学生未来就业问题。举个例子,据我了解,某高校的一个专业只有4个专业老师,但却招了几百个学生。不用说,其教学质量是无法得到保障的。
用人单位要求越来越高可能也是部分专业就业率低的一个原因。绝不能说这是人才市场的错,为了长远发展,用人单位当然愿意选择学历更高、专业素质更高的毕业生。
当然,人才市场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就业率高的专业也许4年之后就业率又会降低,而现在就业率低的专业4年后的就业率又可能会上升。因此,控制专业增长并非理性做法,更重要的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选专业不能仅为就业
■首都师范大学影视文学专业学生 张旭
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往往都非常关心两个问题:哪些是热门专业?就业情况如何?我觉得,别人给出的回答只能用来参考,世界变化日新月异,4年之后结果如何谁都不能给出完全准确的判断。
从教育部公布的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来看,结果或许让许多家长和大学生有些惊讶,近年来受推崇的一些专业都上了这份榜单。这些日子,那些专业的大学生们看了这个榜单或许心里总会有些许焦虑吧。
其实也好理解,热门专业学的人多了,供过于求,就业率自然也就会降低。打个比方,就说公布的这些就业率低的本科专业,如果学生在填报专业时都绕道而行,选择其他专业,那么几年后,这些就业率低专业的就业率不就又会提高吗?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来,我想对那些准备上大学的高中学生说,如果只是根据就业率来而选择大学专业,上了大学后的学习过程就会很痛苦,也不可能学得很扎实。不管学什么专业,都要将专业知识学透、学精,才有可能提升自身竞争力,才不会“毕业就失业”。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校方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网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