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隶属于北京东方大学,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技艺。这既符合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该学院以培养有中国灵魂(即有传统文化素养)有世界眼光(即国际视野)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教育使命。该学院下设文物鉴定、文物修复以及传统书画三个专业。
办学理念
中国高校首创传统文化学院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既包括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也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世代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和手工技艺等。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世界上罕有其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这些遗产,以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以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扬向上的活力,维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绵延不断,成为民族精神之根。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当今世界的现代化浪潮,使游戏规则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中国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崛起,不仅需要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的增强,而且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的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
另外,传统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智慧,而且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正是这些令人惊叹的精湛技艺,蕴涵和保留了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产生的生活趣味、审美品格和民族精神,同时也呈现出具有悠久历史和众多民族的中国在文化上的多样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务院2005年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传承古老技艺,有利于传承中华血脉,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因此,全面系统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华夏子孙应尽的义务。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搞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启迪和引领,只有不断的传承发扬,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绝。
基于上述理念与追求,并针对社会需求,北京东方大学经过反复研讨、多次调研,并且整合了教学资源,决定创建了传统文化学院,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素质教育、技艺传承尽一份力。
作为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传承国学是我们的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振兴国学、弘扬华夏文明是我们的责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健康向上的道德教育元素、做人原则、处世态度、民族精神、价值取向和传统技艺,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青少年的人格,提升着青少年的素养。从而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
新创建的传统文化学院师生们,将以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为东方大学题写的校训:“诚信、自强、求是、笃行”八字方针为精神准则,自强不息,诚信待人,勤敏力行,传承国学,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校方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网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