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中国气象频道:走进大学校园奏响公益主旋律
------ “新生活 新气象绿色责任在传递”活动走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导语:
分类垃圾箱已经较为常见,可是您知道如何分类吗?“废纸、废塑料、废布料、废玻璃、废金属等是可回收的;灰土、菜叶、瓜果皮核、建筑垃圾、烟头等是不可回收的;废电池、荧光灯管、油漆桶、药品等有害垃圾,是需要回收到指定地点的……”
7月1日下午,中国气象频道与绿色之星环保人合作组织走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由此拉开了“新生活 新气象 绿色责任在传递”走进大学校园活动的序幕,活动吸引了近百名师生和社区居民参加。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冯晓春为活动致开幕词,他呼吁当代大学生,让垃圾分类变成一种习惯,使环保成为大学生自觉意识的一部分。
中国气象频道冯殊与绿色之星环保人合作组织执行总干事王自新向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大学生代表及居民代表发放了“绿色责任积分卡”及相关宣传资料。
大学生代表宣读了环保倡议书,中国气象频道主持人冯殊与现场的大学生和居民代表展开了互动问答,大家纷纷踊跃举手回答,将活动达到高潮。
此次活动中国气象频道还邀请了中国气象频道专家、中央气象台原副台长郭进修老师,为在场的师生和居民讲解了有关气候变化,当前南方汛期等方面的科普知识。
活动现场,中国气象频道的主持人冯殊说:“中国气象频道在为观众提供及时、精准的天气信息的同时,也在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带给人们的长远影响。由于“垃圾分类”近些年才开始实行,对垃圾分类的概念模糊成为了正确分类的最大的障碍。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校园行的活动,让正确的“垃圾分类”首先在大学校园中得到普及,起到影响和带动的作用。”
活动背景:
“绿色责任积分卡”由中国气象频道、绿色之星环保人合作组织共同发起,以倡导“生活垃圾分类零废弃”为宗旨,将在北京各社区广泛推行,实行一户一卡。市民根据所在社区每月固定的回收日,将垃圾塑料、牛奶包装、旧电池等物品交纳到居委会指定地点,绿色之星环保人合作组织志愿者负责登记居民详细住址、回收垃圾种类和应获积分,其后居民便可凭积分优惠购买环保产品、获赠礼品。回收后的物品将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环保处理。
中国气象频道由中国气象局主办的数字电视频道,于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通。中国气象频道全天24小时为公众提供从本地到全球,从未来3小时到未来7天的天气预报服务,同时,播出大量与天气生活、气候变化、防灾避险有关的科普专题节目。
中国气象频道始终关注环保公益事业,2009年发起的“气候变化 中国在行动”等公益活动,由著名气象主持人宋英杰,以全国巡讲的方式,讲解气象和气候变化的科普知识,普及如何应对和防范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生产生活上的危害等。引起了社会公众、企业、NGO组织的认知和关注。
绿色之星环保人合作组织绿色之星环保人合作组织前身为绿色之星废电池志愿者服务队,由我国废电池大王王自新倡导发起成立,以推动绿色生活行动目标为使命,数年间,万余人不定期参与组织的多种形式废电池宣传回收活动;帮助单位及社会各界解决1000万只以上的废电池回收问题,为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团体会员。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校方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网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