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高校招生频道,为考生提供专业的报考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高考好专业 名校招生 在线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8:00-20:00

高校毕业生求职应聘遭遇企业心理测试

来源:北方新闻网 时间:2010-03-12 12:52:49

  “当你一个人独处时,你是不是会感觉到焦躁不安?”“周末来临时,你是不是常常觉得不知道该干什么?”“你逛超市时,是不是经常把不必要的东西买回家?”这是记者日前在一场招聘会上见到的心理测试题目,据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介绍,这些题目旨在考察应聘者的心理稳定性、活跃性以及自信程度等性格因素,是企业进行人员招聘的参考指标之一。

  心理测试是招聘选拔的第一关
  
  春节刚过,许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们开始四处奔波,寻找就业机会。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年应届毕业生王飞告诉记者,从去年 10月份开始,他和周围的同学就四处猎取就业信息,投递应聘简历,最近几天,他们开始陆续接到一些企业的通知,与以往不同的是,一些企业不是通知他们参加面试,而是让他们在网上进行一次心理测试,只有测试合格才能参加下一轮的选拔。“我上次参加的企业招聘选拔测试约有 200道心理测试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心理测试是招聘选拔的第一关,通过了就可以参加面试。”王飞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许多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新增了心理素质测评环节,而测评报告对测试者得出的性格结论,成为企业选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据介绍,心理素质测试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招聘和选拔人才的成本,所以一些大规模招聘人才的企业选择这样的方式进行初级选拔。

  许多应届毕业生心理测试遭淘汰

  参加过某大型集团的一次招聘测试的内蒙古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张小龙对这样的心理测评心有余悸:“在网上登录招聘选拔系统后,我做每一道心理测试题都很谨慎,尽量呈现出自己外向、有能力、有上进心的形象,可没想到还是没有通过测试,也就没有获得面试资格。”

  对此,某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这种心理测验题中有不少题目都是“测谎”题,比如在之前某一道题中已经出现过的内容,在后面的题目中还有可能出现,为的就是检验被测试者是否真实地将自身的情况反映在答题中,过分的谨慎也许会失掉个人性格的真实性,反而不会通过测试。“一旦被测试者说谎太多,那么这次心理测试的结果就会被系统作废,招聘公司就有理由怀疑求职者的诚信。”专家建议求职者,“遮遮掩掩或者逆意而为,有可能会侥幸通过,但却很有可能为自己选择了一个不适当的职业,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极为不利。在面对心理测试问题时,求职者应该以自己最真实和即刻的想法去应对,表达出一个真实的自我。”

  心理测试不该是最重要的参考

  “心理测试是根据人的行为推测人的心理,它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对人的了解,所以这样的了解是有偏差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增加心理测试内容,如果是作为参考,无可厚非,但如果把它作为重要的参考内容,或者仅凭几百道测试题就决定取舍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曹霞这样认为。

  一位食品公司的老总对记者说:“企业十分看重求职者的心理素养,但学历、工作经历、健康状况、年龄等一些其他的客观条件也不可忽视。”

  有专家建议,企业在招聘时可以把心理测试的量表作为一个参考标准,但是切勿把它和员工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完全相结合。

年招生 在线报名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校方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推荐
    高职大专毕业生就业前景如何?
    高职大专毕业生就业前景如何?

    有关于高校就业或某专业就业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比如最近就高职大专就业前景如何的问题,咨询的比较多,我们从高职大专生所学专业特点为您详细解释。

    6920评论2022-03-13 08:34:23
    .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