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高校招生频道,为考生提供专业的报考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高考好专业 名校招生 在线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8:00-20:00

河北省:“择校热”该如何缓解?

来源:中国教育网 时间:2009-12-13 10:42:56

  坐落在邯郸城乡结合部的中学,周围强校环饲,汉光中学、邯郸11中,家长宁愿跑远路,花大钱去择校,也不愿意就近入学。老师出去都不愿意说自己是26中的,学生就更别提了。外界已经给这所学校打上了“标签”,学校面临被解散的命运。当时26中一个班30多人,一个年级最多的4个班,少的才2个班,校舍破旧,人心涣散,老师想着调走,学生想着转学。真是山穷水尽,无路可走。 

  但今年的10月29日,记者来到这所学校,看到的是一个美丽精致的校园,用校长王海霞的话说,可谓“脱胎换骨”。

  一个卖煎饼的老太太在26中附近摆了8年的摊儿,亲眼见证了这所学校的变化。“他们的学生以前衣衫不整,吊儿郎当,现在变化可大了,特别有礼貌。”这位老人说。

  王海霞说:“没有一所学校扶不起来,就看你怎么做。”

   一年半的时间,扶植起一所薄弱校,并非神话,而是邯郸市主城区扩强扶弱工程的成果。

  择校:三年内有效缓解

  两年前的6月26日,邯郸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局宣布:三年内解决主城区择校问题。

  与别的地方一样,“择校风”也席卷了这座古城。每到“小升初”季节,各种各样的关照电话和条子纷至沓来,好学校的校长只能关掉手机“消失”!尽管这样,优质校还是人满为患。

  汉光中学校长袁金良就曾深受其苦,他告诉记者,学校那时一个班级最高时达到127人,占地18亩的校园竟容纳了5000多人。“现在想起都不敢相信,哪儿都是学生,操场上、走廊上……”更甚至于,因为学校人多,厕所都不够用了,只能把下课时间间隔开,即使这样,也不能解决问题。

  与优质校的“挤”相比,一些薄弱校却面临着“无生可招”的尴尬,有的学校片内学生流失率甚至高达70%。 

   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无数的眼光盯着教育行政部门,等着这个难题是否真正得到解决。

  市教育局没有食言,他们实践了自己最初的承诺。

  2007年至2009年,邯郸主城区中小学择校生一年比一年少。

  现在的邯郸,公办学校择校风得到有效缓解。校长们都知道教育局的决心,这是不能触犯的高压线。袁金良校长说:“现在我更像一个校长了,可以认认真真去听课,搞教研。”

  如何有效缓解“择校风”,市教育局用四个字予以概括——“扩强扶弱”。教育均衡不是简单的平均化,而是让好学校更好,薄弱校变强,扩优就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一方面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做大育强优质学校,扩大优质学校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其辐射力;另一方面对新建学校进行高起点规划、强力度推进、高标准配置,增加优质学校数量。“扶弱”就是大力扶持薄弱学校,通过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薄弱学校的自主发展,使其逐步摆脱落后面貌,转化为优质学校,从而实现主城区义务教育的相对均衡。

  2009年,教育局还在招生指标上加大对薄弱校的倾斜力度,将省级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的公助生指标的70%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其中7%重点向薄弱校集中的城区倾斜。邯郸市11中、23中、25中、汉光中学最低录取分数线控制在市定线以下40分,其他相对薄弱学校控制在50分以内。10分之差,让薄弱校和优质校站到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起点。

  为了“扩强扶弱”,邯郸市教育局探索实施了“四种模式”:一是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盟;二是优质学校兼并薄弱学校;三是优质学校异地建立分校;四是新建优质学校。

  别人是双管齐下,邯郸是四面出击。短短的几年里,“四种模式”开出了丰硕的花朵。

年招生 在线报名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校方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推荐
    .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