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北京建设大学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举办、九三学社中央创办的一所全日制民办高校,至今已经过20年的风雨历程。自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成为举办者以来,学校整体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形成了名校办民校的高效综合发展模式。建大作为国立高校举办的一所民办高校,既有一般意义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共性,又有民办高校的特性,我本人2006年8月被中国农业大学任命为建大常务副校长以来,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建大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
一、科学定位,确定目标,打造具有农大特色的服务社会综合平台
发展的前提是科学定位。建大虽然法律性质是民办高校性质,同时也是国内屈指可数由国立大学作为举办者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已经纳入中国农业大学全局发展范畴。建大在农大层面上主要任务是一守土,二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的前提和速度取决于科学定位即核心目标的确立。充分依托农大科技教育资源,利用国家教育、科技、经济发展政策,利用区位优势,利用国家批准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科技创新示范区的时机,利用比较优势,打造具有农大特色的服务社会综合平台(高校三大职能之一)是提升建大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建大的核心发展目标。有大平台才有机会大发展,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民办高校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实质提高建大竞争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规划,整合资源,促进建大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的基础是科学规划。按照农大整体布局结合建大实际,围绕打造具有农大特色的服务社会综合平台这一核心目标,具体规划方案即平台由有机联系的“三位一体”链状板块组成,即逐步创办高质量稳定的民办教育、为学生提供创业就业实践的农大孵化器和国际创业园以及服务北京的都市农业北京技术转移中心。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国家、北京市和农大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主营民办教育已经形成以建筑工程系列学科为主的特色民办教育,目前在校生3,000余人;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共建的第一期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孵化器)7,200平方米已经投入使用,为广大学生近距离接触就业创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北京市教委和经信委支持的都市农业北京技术转移中心为北京市顺鑫农业集团、二商集团、金路易食品公司等企业以及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提供100多项农业技术和培训各类人员3,000人次,促进了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后续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科学管理,真抓实干,努力推动学校不断发展
发展的落实是科学管理。首先,从管理思想上深刻尊重教育特别是民办教育发展和管理规律,既讲求经济效益,更注意讲政治。学校坚持合规合矩办学,多年来从未发生违法违规办学特别是违规招生等行为,实现0投诉。虽然短期内由于受到不规范市场竞争的影响,但是为建大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促进建大发展。采取各种方式,积极挖掘外部资源,获得各类科技项目和扶持资金总计500多万元。积极争取北京市教委和农大领导以及各个部门的支持。内部通过有效的思想和物质激励,收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积极调动广大建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年轻人和骨干力量的培养,增强人才梯队深度。对职工和学生关心呵护,以建大为荣,共建和谐校园。第三,实行大部门设置、党团与行政结合,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科学管理。通过月初行政办公会、周二部门碰头会、定期教学检查会、教师队伍资源数据库、班主任队伍资源数据库以及职能部门院系分工管理等措施,提高校内外、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形成高效率的建大运行模式。
科学的发展是面向未来。虽然通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建大工作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举办者和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通过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和质量,加大品牌培育和宣传力度,细化内部管理,实现建大整体发展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校方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网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