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 |
图一、研讨会会场
![]() |
图二、常务副院长尤锡良主持了会议。
![]() |
图三、
首先,由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计算机系青年教师何元娇作题为《以能力为本,培养高技能型素质人才》发言。她说:艾黎先生提出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教育思想,是对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生动概括,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成技能学习和能力培养两部分,并要求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艾黎先生将这两个部分比喻成一棵幼苗的两片叶子,缺一不可。“手脑并用”,即理论联系实际,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实用和技能,要改变传统的重书本、轻实用的倾向。“创造分析”,即在实践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职业教育必须要树立能力本位的质量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还应具有较强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 |
图四、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财会金融系主任黄贤明发言的题目是《追“手脑并用,创造分析”之源,探创培黎特色之路》,他认为:在培黎学院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艾黎教育思想,其基本点概括起来有五点:一是教育学生树立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献身精神;二是提出了“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教育思想;三是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村;四是提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并通过半工半读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早当家”的能力;五是依靠集体力量办学。这五方面集中体现了艾黎的教育思想。职业教育就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今天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倡导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体系,与艾黎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我们就是要坚持培黎的特色,在发展中学习好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校训,在创新中执行好校训。
图五、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主任李凤荣是第三个发言,题目是《“手脑并用、创造分析”——浅谈高职国际商务类专业基础课建设》,她讲到: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我们要按照教育部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来设计和谋划高职国际商务类专业基础课建设,在研究解决问题中前进。
![]() |
图六、
第四个发言的是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的副主任白静,她发言题目是《努力贯彻校训,打造培黎特色》。她说到: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职业教育是尊重人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人的终生教育,是面向人人、服务人人的教育。尤其是现在处于一个以能力为本位,而并非以学历文凭为衡量人才标准的社会里,职业教育是最具现实意义的教育。它是开放的:即在学校学习,也在职场学习;既有理论传授,更注重实践训练;工作与学习没有界限,入学与就业贯通;在“入口”上,它面向所有的人;在“出口”上,它四通八达;升学有路,就业有岗,创业有优势。她认为,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职业教育的特色,就要办“开门”式的,要提高人才培养的适用性,要强化市场意识,要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要不断拓展职业院校的服务功能,要立足于不同人群的需求,要扩大招生层次和招生范围,要坚持办好春蕾班等,只有这样才能办好符合时代要求的有培黎特色的职业教育。
![]() |
图七、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艺术传媒系班主任陈雅鸣老师发言的题目是《纪念温总理为北京培黎职业学院亲书校训和复信一周年——之“素”》。她说:今天,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研讨温总理的复信和亲书的校训,研究当代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此,一是认识高职教育的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二是为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她特别强调:在现代社会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和岗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人终生只从事一项工作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个人无法预知自己将来从事何种工作,如果只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必然会导致专业过窄,职业知识和能力受限,所以要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善分析、勇创造”。因此,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上,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方向,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同时,重点培养其综合素质。课堂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练结合,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 |
图八、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校方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网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