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高校招生频道,为考生提供专业的报考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高考好专业 名校招生 在线

北京吉利大学助30岁农民圆17年的大学梦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08-11-11 10:18:29
       在北京吉利大学师生们的眼里,李树文的人生经历是奇特的:17年前,他是一名因贫辍学的无助少年;9年来,他是一名为村里架桥修路、努力改变家乡面貌的退伍老兵;3年前,他重新走进学校成了一名高中生;今年高考,他以503分的成绩,被北京吉利大学录取,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李树文是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松山镇红光村的农民,今年30岁。

  由于家境贫寒,又在五兄妹中排行老大,1991年正在读初三的李树文还没等初中毕业,便辍学回家帮父母干农活。两年后,他应征入伍,在云南当了一名工程兵。1996年退伍后,他先后15次外出打工,但屡受挫折。1999年,李树文结束了颠沛流离的打工生活,准备回到家乡干一番事业。

  1999年,村办的红光村小学教学楼成了危房,108名学生被迫转移到距该村2个多小时山路的另一所学校,一些低年级学生因此辍学在家。刚刚打工回乡的李树文不仅自掏腰包,请人将3间危房加固后请来老师,而且在师资缺乏的情况下,自己当上了老师,并教起了一至三年级,解决了村里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从1999年至2003年间,李树文修校舍,给两位代课老师每月开200元的工资,花去了他打工的积蓄6000余元,还欠下近4000元的外债。

  回到家乡的这些年,李树文成了村里的“义工”。李树文当选为村科技副主任后,还发动村民退耕还林950亩。2002年,通往红光村修了4年的公路因一条大山沟的阻挡成为断头路,李树文一个人用7个月修了一座石桥,将公路连接到村里。让村民们更难忘的是,在建成蓄水池后,李树文又一个人挖了5亩稻田,创造了让村民吃上白米饭的“神话”。

  喝上了干净水,通了公路,吃上了白米饭,但是,看着村庄贫困的面貌,李树文还是乐不起来。“咱们红光村穷的根源就是没文化!”

  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后,2005年9月,27岁的他决定重返校园,用知识改变命运。

  其实,李树文作出这样的决定,并非易事。毕竟,他离校已经十多年了。但是,为了圆自己的大学梦,李树文来到紫云县民族中学读高一。此时,他代课时的学生和他同在一个班级,初中同学则成了他的老师,他成了当时学校里年龄最大的学生。为了使自己不至于成为差生,他每天都要学习到深夜两点左右。在他的课桌上,总放着初中课本,当要用到初中知识时他就拿出来翻翻,不懂的就会主动去问同学和老师。

  辛苦终未白费。入学一个月后的月考中,李树文就取得了班级第7名的成绩。高二文理科分流时,李树文以文科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尖子班”。

  今年6月7日,李树文从容地走进高考考场,最终以503分的成绩达到贵州省文科二本录取分数线。

  李树文感人的求学事迹传开后,吉利大学已减免其大学期间的所有费用。如今,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李树文正朝着自己的梦想继续前进。

  他说:“毕业了,我还是想回到家乡,为父老乡亲们做完以前未能完成的事业。”

年招生 在线报名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校方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推荐
    .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