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著名及特色专业博览
[ 作者:佚名 来源:高校招生 点击数:85 更新时间:2004-5-20 文章录入:tlwy2520 ]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
说到教育的重要性,有一句话家喻户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先哲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能使人得到改进。
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历史悠久,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任教育科主任。
作为南京师范大学重点建设的“品牌专业”之一,教育学专业坚定的依托是教育学原理国家重点学科和其他教育学科9个博士点和9个硕士点。专业的优势在于:1.学术基础深厚,理论支持有力。2.课程体系相对较为成熟、稳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课程结构逐步呈现开放的状态。3.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高,学术梯队建全。4.建立了多种合作的实习基地,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教育生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沟通。5.社会声誉良好,在国内同专业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代表性。6.重点扶持,保障有力,学校投入大量经费,购置了很多国内外的书籍,开展很多与专业建设相关的活动。
目前,该专业已为我国教育研究机构、中小学培养了大批教学和科研骨干。在该专业就读,你将被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新时代“园丁”:掌握扎实的教育理论,了解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具备深入学习教育理论的潜力,掌握教育科研方法,能够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备宽阔的学科视野和理论素养,具有职业转换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你需要学习的专业必修课程有: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科概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学、中国教育史、教育经济学、外国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比较教育学、学校管理学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中小学、教育研究机构、国家机关从事教学、教育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学校经营与管理、校本培训、教育教学研究等工作。
如想了解更多信息,请按以下方式与之联系: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招办(210097)
电话:025 -3720759
武汉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如何保障人们的劳动就业?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的意义何在?我国高校设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专门对此作出研究。
武汉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通晓中外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和管理,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近5年来,该专业的许多毕业生在党政机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型企业等不同岗位上以其优秀业绩,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
该专业所在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拥有4个现代化的MPA案例教学实验室,2个网站,1个藏书约15万册、中外期刊数万本的资料室。学院网络与实验中心拥有近300台(套)计算机及网络交换设备,能同步进行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计算机语音教学及电子政务实验教学。
而且,武汉大学还是全国最早创办公共管理学科专业的高校之一,其社会保障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社会保障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被列为国家“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也是教育部批准的百所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公共管理、公共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险、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线性代数、统计学等。
就业信息:毕业生可在政府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金融性公司、保险公司及其他公共经济部门从事实际工作,以及在相关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如想了解更多信息,请按以下方式与之联系: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430072)
电话:027-87686175
浙江大学农学专业
相信你一定知道,我国是世界第一农业大国。我国人口众多,但耕地面积有限,农业发展意义重大。邓小平同志曾说,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
浙江大学农学专业就以知识面宽、适应性强而著称。该专业创建于1910年,历年来培养和涌现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在全国影响较大:种子科学在全国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色。作物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作物遗传育种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均系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
学“农”的学生必须具备现代科学技术。为适应发展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的需要,农学专业充分发挥种子科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优势和特色,积极拓宽专业面向。主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化、外语、计算机和生物科学基础,能掌握和运用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从事作物优良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农学系建有作物遗传育种与种子工程研究所和作物科学技术研究所两个研究所,目前有教职工38名,其中教授10名,博士生导师7人、国家跨世纪人才1人、浙江省“151”人才5人,副教授13名。90多年来,农学系已培养各类毕业生约5000名,其中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85名,另有外国留学生100多名。
在这里,同学们将学习的主要课程有:植物生物技术原理与应用、基因工程操作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生物信息学、生态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检验贮藏、种子加工技术、农业技术经济学等。
该专业毕业生历年来就业面广,就业率高,主要到农业部、省、地(市)、县等各级农业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各级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各级种子公司从事种子经营管理工作,内贸和外贸公司从事农产品贸易工作,以及新闻出版单位从事农业科技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如想了解更多信息,请按以下方式与之联系: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招办(310027)
电话:0571—87951006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