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考试(如MBA、GCT、MPA等)中逻辑科目的考试从考试者的最初目的看是不要进行考前复习准备的,因为考试测试的是基本的计算能力(数学),阅读理解能力(逻辑),写作表达能力(语文),外语能力,我们从西方国家的相关考试(GMAT、GRE等)中可以看出来。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考试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为了考试,考生总是会做出最充分的准备,以与其他人竞争(而不仅仅是显示自己的能力水平),这样即使是基本能力的考试也需要花时间准备,因为水涨船高,即使能力符合入学要求,由于其他人更符合,自己可能还是被淘汰。这在我国考生考托福等国外考试也可以看出来,我国的考生成绩大大高于其他国家考生,可能其他国家的考生600分的托福成绩就可以申请一个比较好的学校并且有奖学金,而对于中国的考生,600分的成绩美国的学校可能根本就不会接受。
所以大的竞争环境导致了在职研究生的考试还是要花费时间、精力去充分准备的,那么怎样准备逻辑科目的考试呢?
在考虑准备逻辑以前,先知道逻辑考试考什么?再思考逻辑考试为什么会做错?最后再想怎样准备逻辑。逻辑考试考什么?它不考逻辑学的专业知识,如形式逻辑中的假言判断或者三段论什么的,也不考具体的某门学科的知识,如管理学、经济学一类的知识;那么逻辑考什么呢?下面举一个中国MBA考试的例子说明。
2001年全国MBA联考30基于以下题干:
李工程师:在日本,肺癌病人的平均生存年限(即从确诊至死亡的年限)是9年,而在亚洲的其它国家,肺癌病人的平均生存年限只有4年。因此,日本在延长肺癌病人生命方面的医疗水平要高于亚洲的其它国家。
张研究员:你的论证缺乏充分的说服力。因为日本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总体上高于其它的亚洲人,因此,日本肺癌患者的早期确诊率要高于亚洲其它国家。
30,张研究员的反驳,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Ⅰ肺癌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对于其疾病的早期确诊起到重要作用。
Ⅱ肺癌的早期确诊对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起到重要作用。
Ⅲ对肺癌的早期确诊技术是衡量防治肺癌医疗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
E.Ⅰ、Ⅱ和Ⅲ
相关推荐: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