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一站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MBA逻辑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来源:考试吧 时间:2017-04-27 21:28:54

  考查内容(1)——概念

  概念这个内容在大纲中的要求是概念的种类,以往主要考查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现在则主要体现为对整个试题内容极细的概念的把握。比如今年体现出的,“不谋其政”“行其政”一个字的差异导致整个题的答案的改变。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如果不注重这个概念,极容易选错答案。另一点是概念体现在论证过程中,则体现为论据概念与论题概念的不一致,考生若注意到这种不一致,则能够理解要建立论据与论题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当然对于概念的考查还体现在试题的具体问法中,如“除”这一词。当然今年的试题还考查了概念的另一个内容,即下定义。

  如: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乙:我反对。己所欲,则施于人

  以下哪项与上述对话方式最为相似?

  (A)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乙:我反对。草木无情,但人有情。

  (B)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乙:我反对。人若犯我,我就犯人。

  (C)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乙:我反对。人有远虑,亦有近忧。

  (D)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乙:我反对。在其位,则行其政。

  (E)甲: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乙:我反对。如得虎子。必入虎穴。

  【解析】参考答案B。

  此题是结构类似题,但要考查考生对概念的把握。题干对话结构是,用¬P→¬Q反对P→Q。B项与题干对话方式类似。

  各位考生纠结D项,若注意到“行其政”与“谋其政”概念不一致,则此题可解。

  考查内容(2)——判断及推理

  从今年的试题来看,判断则更多的体现为假言判断,其余各种判断的推理规则考查较少,像以住考题中经常出现的选言判断的推理规则,联言判断的推理规则,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推理规则在试题中都没有体现,尤其是逻辑知识中的三段论、周延在现在的试题中更是没有考查,更体现了大纲的要求,不考查逻辑的专业知识,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推理及综合。今年重点考查的内容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矛盾,在多道试题中体现了这一内容。求因果方法中的求异法、求同法、共变法、求同求异共变法、剩余法没有体现,试题推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分析、解读、提取,及综合,今年尤其考查了两种方法,正向代入法与反向代入法。

  29.为了配合剧情,招4类角色,国外游客1-2名,购物者2-3名,商贩2名,路人若干,甲、乙、丙、丁、戊、己6人,且在同一个场景中,只能出样一个角色。已知:

  (1)只有甲、乙才能出演国外游客;

  (2)每个场景中至少有3类同时出现;

  (3)每个场景中,乙或丁出演商贩,则甲和丙出演购物者;

  (4)购物者、路人之和在每个场景中不超过2;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同一场景中,戊和己出演路人,则甲只可能演外国游客。

  B.同一场景中,由己出演国外游客,则甲出演商贩。

  C.至少有2人在不同场出演不同角色。

  D.甲乙丙丁不会出现在同一场景。

  E.在同一场景中,若丁和戊出演购物者,则乙只可能出演外国游客。

  【解析】参考答案E。

  正向代入,若丁和戊出演购物者,则根据条件(4)得没有路人,则一定有商贩和国外游客。又根据(1)只有甲、乙才能出演国外游客,再根据(3)若乙出演商贩,则甲出演购物者,则没有人出演国外游客,冲突,所以乙只可能出演外国游客。

  考查内容(3)——论证

  今年试题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论证题目考查分广而多。除了评价论证方式没有考查到外,像支持、假设、质疑、解释、概括争论焦点、结构比较、归纳概括等都有体现。这些内容是我们在二阶及后面模考、冲刺课程中主要讲解的内容。考生在平常的练习中也进行了大理的练习,论证题目相较于演绎推理及分析推理,体现的较为简单。

  相关推荐:

  2018年MBA提前面试活动汇总

  2018年MBA招生简章汇总

  全国MBA院校学费汇总对比表(2017-2018年)

  全国各大院校2018年MBA招生活动汇总

MBA考试管综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在职MBA热门关注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