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雇主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为MBA教育埋单?最近,在“21世纪商学院竞争力调研雇主论坛”上,部分与会者给出了他们的观点。
在东软集团[0.46% 资金 研报]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区人力资源总监盖龙佳看来,人力资源专家往往非常重视求职者的另一种“CS”,“C有两种理解,Communication(互动沟通)和Channel,即渠道,就是如何以更好的渠道,展现自身能力;S就是Story,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不太关心求职者是否归属于MBA,根本的东西来自于Story,在过往的经验里面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从中抽取有益的部分支撑自己为组织提供的价值。”
在盖龙佳的MBA招聘经历中,经常面临的挑战在于求职者的良莠不齐。一些MBA具有非常资深的工作经验,已工作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相当部分的MBA工作经验尚浅,尤其现在80后员工求职者攻读MBA学位,主要的职业目标在于转型,并无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因此,东软给予MBA的定价,也是因人而言,差别非常大,主要根据工作年限以及职位匹配度,给予应聘者不同的薪酬标准。“MBA招聘,我们更多是用社会招聘的角度来看待。”盖龙佳说。
猎聘网CEO戴科彬则发现,现代雇主对MBA并不“感冒”,MBA求职群体的能力特色在市场上未得到验证,原因是“一些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其综合职业能力也不比MBA学生差,大企业更注重背景经验以及职位匹配度,往往不怎么关注MBA学历本身。”
戴科彬认为,中国企业家尚未有雇佣MBA的明确习惯,尚缺少MBA文化,“我们现在给中国的企业输送大量高端的人才,没有一个老板说他只要MBA学生。”在他看来,一方面,企业雇主对MBA教育的认识不足,相当部分人不了解MBA的特点价值;另外一方面,部分学校在办学教育的质量没有达到雇主的期望。
在戴科彬看来,“打个比喻,同样工作三年,一名职场人选择去MBA学两年,一名职场人去培训体系比较完整的外企工作两年,前者的理论知识能力、PPT的能力或许强,但是后者往往真正实操的职业能力强。如果你是企业主,愿意为谁埋单?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很多人在备考MBA时第一首选是自己备考,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显示这种备考方式最终成功率不到30%,所以建议大家抱一个课程学习备考,因为下面三个原因绝对让你信服!
虽然MBA是一项投资比很大的项目,为了能够顺利入学,多数考生也不会多加考虑花费额外费用报读辅导班,但是也有人担心报读辅导
很多报考MBA的同学,经常询问是否需要报辅导班,下面为大家分析一下:1、你没有过多时间复习报读MBA的同学大多数都是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