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一站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MBA联考综合写作指导:习作点评

来源:育路教育网 时间:2011-03-02 15:01:10

    精选考生习作及教师点评,供考生研读。认真研读习作点评,能更好地认识MBA写作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会越来越深刻。通过研读,揣摩老师是如何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的,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学友的习作,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也能引为戒鉴,正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考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阅读习作点评时,考生可站在点评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增强心理适应、平衡能力和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心理走向成熟。

    蝶蛹脱变理论

    分析下面的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就向蝴蝶请教它成功的秘诀。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要有一股打破和脱离你原先那个非常安全而温暖巢穴的勇气就”。

    蝶蛹蜕变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企业实际上时刻都在面临这样一个选择:要么做蛹,要么做蝶。而结果很显然,如果不去自觉地破坏原来那个舒适的巢穴,最后就会像蚕蛹一样作茧自缚,死路一条。反之,如果勇于冲破现状的束缚,蝴蝶就会从蛹中脱颖而出。但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创新。何谓创新?创新就意味着对原有柜架的破坏。没有破坏,就没有创新。但由于大部分企业员工往往受限于他们的眼界,他们只是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而根本就注意不到企业更为长远的利益,所以,创新和变革的风险并不是来自于企业的现状,而是来自于企业员工试图维持现状的那股强大的习惯性势力。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衡量一个企业家是否优秀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在于他是否能不受他人的影响,勇敢地打破企业原先赖以成功的基石去寻找全新的发展思路。

    习作及点评1:

    蝶蛹脱变理论与企业创新

    这篇文章主要通过蝶蛹的故事得出蝶蛹脱变理论,从而又从该理论得出,如果企业不去自觉地破坏原先那个舒适的巢穴,最后就会象蚕蛹一样作茧自缚,死路一条,以及衡量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标准在于他是否能不受他人的影响,勇敢地打破企业原先赖以成功的基石去寻找全新的发展思路,我认为这样的论证是难以成立的。

    首先,蝶和蛹的故事是在一个特定的条件下发生的,蛹想要得到蝶那样的生活,有且只有通过蝶所说的方式,才能达到它所要的生活,否则只能是作茧自缚,死路一条。然而我们的企业呢?他的生存方式是多样的,他可以象蛹那样作茧,但不会象蛹那样死路一条。

    [评点:本段在阐述自己的见解时有点牵强,对于这种机械式类比的文章请注意说理要透彻]

    其次,文章说创新就意味着对原有框架的破坏,没有破坏,就没有创新,这点我更不敢苟同,要知道一个企业是在拥有一块稳定的框架下求创新的,没有这块稳定框架谈何创新呢?如现在的家电行业,海尔,长红。创唯等,哪个不是靠彩电起家的?没有彩电行业这块稳定的框架,如何再去发展电冰箱,电话,电脑等家电产业呢?如果按文章所说,对原有框架的破坏,那只能是死路一条。

    另外,创新和变革的风险是来自于企业员工试图维持现状的那股强大的习惯性势力,这句话更不知是从何谈起的,例如,在某纯净水企业,在一位员工的提议下将瓶口的半径扩大了1毫米,结果当月的销量增加了一翻,企业也给这位员工奖励了10万元,随后各个纯净水企业争相效仿,都获得了销量的增加,这难道是员工的有意维持吗?

    最后,文章结尾说,衡量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标准在于他是否能不受他人的影响,勇敢地打破企业原先赖以成功的基石去寻找全新的发展思路,这句话有些牵强,当然了一个企业的何去何从,最终决定权在于企业家自己的决定,但是,只要是理性的企业家,都会从各个方面了解实际情况,通过相互的科学对比,才能做出最终的决定。毫无疑问,打破企业原有的基石寻找全新的发展思路,只会使企业“腹背受敌”,最终走如深渊。

    [评点:划线部分质疑不是很明显,整体说理不是很透彻]

    由于上述推理如此漏洞百出,所以我们担心,如果不加反思地就把这种理论奉为圣典,那么,无论对哪个企业来说,它很可能是一种致命的误导。

    总评:文章结构清晰,问题基本上准确,但语言需要进行精练加工,如文中"这句话更不知是从何谈起的"之类的话语,希望在文章中少出现,因为这句话并没有说明清楚问题;其次是文章在说理方面欠透彻。建议平时多练习。

    习作及点评2:

    一份值得商榷的论证

    [评点:命题没什么特色,仅对原材料论证产生了质疑,建议只在不能看清或拿不准原材料论证观点及错误时采用此类题目。]

    上述材料通过蝴蝶蜕变理论得出企业创新就需要破坏原有的框架和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就需要打破企业原先赖以成功的基石以便去寻找创新的思路。(由于)该材料在论证方法、论据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商榷。

    [评点:第一句较长,这种句子在写时一定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上句中“得出”缺乏宾语,是否应改为“得出企业……的结论”。第二句也是如此,“值得商榷”缺乏主语,主语是否应为“上述材料所得结论”]

    首先类比不当。材料中简单的讲企业类比为蛹和蝴蝶是不恰当的。蛹和蝴蝶的行为皆是出于其自然本能。而企业是要用心经营发展的,是企业管理者客观管理的结果。联系材料中的结论——企业“要么做蛹,要么做碟”——明显是类比不当。

    [评点:此段类比不当更宜改为机械类比]

    第二,概念界定不清。材料中提到“创新就意味着对原有框架的破坏”。创新并不一定意味着对原有框架的破坏,有可能只需要对原有框架进行修正、调整。所以材料中说“没有破坏,就没有创新”是不适当的,原因在于对创新的概念界定不清。

    [评点:概念问题宜放在第一段来写。]

    第三,以偏概全。材料中由员工眼界问题的限制就得出企业创新和变革的(原因)风险来自于员工试图维持现状的习惯性势力。企业创新和变革的风险有可能也来自于外界的环境、外在的竞争、行业发展的限制,而简单指出只来自于内部习惯性势力是以偏概全的,不足取。

    最后,材料对一个企业家是否优秀的定义是不全面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前面对创新的定义和企业风险的(风)分析都有失偏颇。即使成立,对一个优企家的考察也应该是多方面的综合考评和衡量。

    综合所述,由于上述材料是概念、论证方法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值的商榷,所以材料的结论也是无效的。

    [评点:末段未对原材料进行总结,仅只是做了一些逻辑错误的罗列,并且文中未对原材料核心论点指明。]

    注: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不能是仅仅掌握了文章写作套路就够,简单的罗列错误、套用框架,会给人写八股文的感觉。

    MBA院校推荐:人大MBA     首经贸mba    农大MBA

    更多精彩内容:

    在职MBA招生网 http://www.yuloo.com/mba/

    MBA论坛 http://bbs.yuloo.com/forum-18-1.html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在职MBA热门关注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