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一站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金融环境变化对财务公司的影响

来源: 时间:2007-10-23 11:40:44


  加入WTO以及国际市场的高速成长,使中国经济越来越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中国企业不仅要在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在国内市场同样面临着全球企业的竞争。200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全球第三大贸易国,证明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已是不争的事实。  金融企业也不例外。对作为我国金融业主体的银行而言,国际同行带来的竞争压力已与日俱增。

  

  一、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与国际同行存在较大差距

  

  就国内金融市场而言,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中资银行作为本土企业具备一定的天然优势,但其劣势也是客观存在且不容忽视的。

  

  1.管理经验不足

  目前国内中资银行作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企业,其经营历史不过30年,而国际同行的经营历史大多已逾百年,二者在管理经验上的差距不言而喻。

  

  2.产品经营的经验欠缺

  发达国家对金融业大多实行混业经营的政策,银行业不仅具备丰富的结算、信贷等银行产品的经营经验,而且对投行业务的经营更有极其深厚的经验积淀,加之国际金融市场逾百年的底蕴,其结构性产品、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齐全而成熟。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浸淫多年,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经营游刃有余,而国内的中资银行除了对传统的结算、信贷等银行产品比较熟悉外,在投行和衍生产品领域的经营经验几乎是一片空白,不论是单一产品还是组合产品的经营,在服务和定价等方面的经验与能力均难与国际同行相提并论。

  

  3.在国际结算方面与国际同行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和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在国内金融市场,对企业而言,银行提供的国际结算服务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因此,在银行经营中,优质的国际结算服务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将逐步增强,而中资银行在国际结算经验和全球网点布局支持等方面的不足,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其在国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

  由上述诸多因素形成的中资银行在人力资源和内控等方面的竞争劣势同样不容忽视,而中资银行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带来的经营体制僵化等体制性因素对其竞争力的伤害也是比较严重的。

  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和资产质量,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将是我国近期金融政策的重点之一。可以预期,我国的金融政策在几年内将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带来的金融市场的变化也将是深刻而重大的。

  

  二、我国金融政策的调整

  

  要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金融政策的调整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1.国家已出台的相关政策

  为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以应对国内金融市场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国家有计划、分步骤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为国有银行剥离不良资产提供渠道,同时向国有银行注入巨资以提高其资本充足率;支持国有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以期改善其治理结构,同时输入国际银行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并突破国内银行业经营中的体制性缺陷;加快国内金融市场尤其是衍生产品市场的建设,为国内银行业积累市场经验创造条件;允许银行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承销企业短期融资券等,首先由银行业尝试混业经营,以期提高银行业产品经营能力;推进我国金融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期从根本上改善银行业在产品开发与定价等方面的经营能力,从而对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了深刻影响。其中,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将尤其深远和广泛。

  

  2.近期拟实施的调整政策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和规模,降低企业对银行资金的依赖,以减少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的规模,降低我国经济周期性运行给银行带来的经营风险。由于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特性及其内在运行规律的差异,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将是现实而有效的选择。

  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将导致或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调整,金融环境将会发生重大变化。金融市场的结构调整和金融环境的重大变化,不可避免地对财务公司经营带来重大影响。

  

  三、我国金融环境变化对财务公司的影响

  

  1.财务公司短期内存在被政策边缘化的可能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主体,其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金融安全,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将以商业银行为着力点,围绕改善其资产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以提高其竞争力展开。短期内,财务公司在国家金融政策调整的过程中不可能成为中心或重点,可能被政策制订者忽视,存在被政策边缘化的可能。因此,财务公司不能寄望于政策面的重大改善,只能被动接受国家金融政策调整对自身经营环境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对财务公司的经营和发展而言,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

  

  2.利率市场化对财务公司业务经营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财务公司经营业务的影响将是巨大的。由于资本约束和市场限制的双重局限,财务公司各项产品的价格弹性很小,缺乏应对产品价格变化的手段。

  资产业务。财务公司资产业务主要包括贷款、贴现、投资、同业拆放以及同业信贷资产受让等。其中,贷款和贴现的客户对象局限于集团内部,即集团成员单位,由于受客户市场的局限,缺乏有规模或有效的客户替代,在集团内部成员单位没有贷款和贴现需求时,不论多低的产品价格也无法带来需求增长,反之,在集团内部成员单位贷款和贴现需求旺盛时,财务公司由于受资金来源的限制,不论多高的产品价格也无法提高产品供给;投资和同业拆放则受到银监会资产负债比例监管的限制,投资总额不得超过资本的70%,同业拆放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100%,不论投资环境的好坏程度,财务公司能够调整的投资额度就是资本的70%,同样,不论货币市场利率的高低程度,财务公司能够调整的同业拆放额度就是注册资本的100%;同业信贷资产受让目前仅限于票据回购,相关监管指标也限制财务公司受让同业信贷资产的规模。

  负债业务。财务公司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存款、同业拆借、发行债券和同业信贷资产转让等业务。其中,存款业务的客户对象局限于集团内部,即集团成员单位,严格的市场限制使财务公司通过存款获取资金来源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存款资源对财务公司而言是很宝贵的,或者说存款业务是程度很高的卖方市场,财务公司通过存款利率调整调节存款规模存在较大难度;同业拆借和发行债券等业务受银监会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限制,对财务公司而言其筹资能力有限;目前暂时唯一没有资本约束的是信贷资产转让业务,财务公司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受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较小,但一
旦银监会限制财务公司非核心负债的规模,则财务公司通过此业务调节业务规模和结构的能力也将丧失。

  中间业务。财务公司的中间业务主要包括担保、承兑、债券承销和资产管理业务。其客户对象也局限在集团内部,难以通过产品价格有效调节市场和业务规模。
  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市场(客户对象)限制和资本约束(主要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几乎均与注册资本相关)的双重局限,将使财务公司在与银行的竞争中丧失竞争优势。市场限制和资本约束使财务公司的业务发展空间受到局限,而业务发展空间的局限必将削弱财务公司通过产品价格调整业务规模的能力,从而导致财务公司各项业务的价格弹性较小,使财务公司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在与银行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具体如贷款业务:在集团内部金融市场,当贷款环境较好时(集团所处行业处于扩张期),财务公司受资金来源的限制,不仅要承受银行带来的价格压力(银行资金规模大,可以压低利率向集团提供贷款),而且还不得不将超过自身放贷能力的市场拱手让给银行;当贷款环境较差时(集团所处行业处于收缩期),财务公司受资金运用渠道的限制,难以提高利率向集团放贷,否则面临资金闲置的风险,而银行则可将资金投入债券市场或处于扩张期的其他企业。当财务公司所在集团属于周期性行业时,这种状况将更为严重。
  利率市场化还意味着央行对超额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在很多发达国家,超额准备金利率为零,零利率或许就是我国央行超额准备金利率政策调整的最终目标。实行零利率的超额准备金利率政策,可促使我国银行业向以存款为主的储蓄专业银行和以项目、贷款为主的专业投资银行两个方向发展专业化分工,二者再以强大的货币市场为中介疏通资金流,极大地提高银行在各项业务中的专业能力,不仅强化其对财务公司的竞争优势,而且降低财务公司存放银行的头寸资金的收益能力,进一步恶化财务公司的经营环境。
  
  3.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对财务公司经营的影响
  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对财务公司业务经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企业债券的大规模发行不可避免地将降低企业集团的贷款需求,企业集团内贷款业务的市场规模,对只能向集团内成员单位发放贷款的财务公司而言,集团内贷款市场的萎缩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约束和市场限制的存在,在企业债券市场,财务公司不仅只能投资(即购买1集团成员单位发行的债券,而且投资规模还不能超过注册资本的70%。简言之,在集团债务融资以债券为主的条件下,财务公司的资金将没有出路,资产业务发展的空间将受到极大的局限。
  在国内金融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财务公司还得同商业银行一样面对国际大银行的竞争。如此环境。财务公司如不及早应对,积极探索并确定自己的营销策略,不对营销思路作出具有较强环境适应性的调整,财务公司的业务经营将走人困境,发展将面临挑战。
  
  责任编辑 梅 村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在职MBA热门关注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