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一站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80后MBA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与职业规划

来源:网络 时间:2010-11-11 14:27:41

  80后报考MBA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报考MBA是否越年轻越好,80后MBA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与职业规划。MBA教育是一项精英教育,它提供的是一个平台,汇集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当学员真正有“饥饿感”时再去报考和学习往往会有更大的收获。

  逐渐成为职场主流的80后正在成为MBA教育的新锐力量。

  成长过程被贴了无数标签的80后,如今成为了商学院MBA报名者的主流人群,据了解,2010年在武汉大学1728名报读MBA的学员中,有911人都是80后;刚刚结束的2011年MBA全国联考网上报名也呈现出80后主力军的特点。随着80后人群陆续走上工作岗位并成长为骨干乃至管理层,MBA的学员也全面进入80后时代,记者致电北京几所商学院了解到,近年来商学院录取的MBA年轻化趋势明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MBA学员的平均年龄为28~29岁。

  从“小零件”到总监

  商婷婷是这群30岁前读MBA群体中的一员。一聊起熟悉的HR行业,她的表情中透露出超出实际年龄的成熟。作为长江2008届MBA最年轻的学员,商婷婷已经先人一步,拿到了美国奎克化工亚太区总部(上海)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位。读长江MBA前,她的主要职业经历是三年时间内在LG电子上海分公司一路从培训和招聘助理做到薪酬主管。立志未来做高级职业咨询顾问的她很早就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了规划:读MBA,借一年时间迅速完成个人在横向知识面上的拓展,拿到高学历敲门砖,然后再回到人力资源行业的更高领域深耕细作。

  按照常规职业发展周期,在国际型企业里,从助理做到总监级别一般需要8~10年。很多80后职场新人在经历完短暂的自豪感和新鲜感后沮丧地发现,每个人都是庞大机构里小小的一个零部件,身在其中很难了解到整体如何运作,以及自己又应该往哪里走。商婷婷说,接受一年全职MBA教育,通过教授授课、案例分析、企业实践、校友经验分享等途径迅速积累同龄人无法拥有的广博知识量,这就如同在寻找宝藏的探险中拥有了一张藏宝图。

  商婷婷的成功并非偶然案例。80后开始成为MBA的主力军,他们希望通过MBA教育加速个人成长。

  80后学习能力强

  不少MBA学院的教师代表认为,80后有较多的信息和知识储备优势,并有着特立独行、性格张扬、追求个性化的特质,在价值观念、品格、能力和社会经验等方面都与以往的学生有很大不同,这与80后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传统培养方式显示出的弊病则困扰着MBA教育,比如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注重通用能力而缺少个性化能力引导,过分功利化而缺乏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等等,而受社会开放和互联网信息的影响,80后的思维更活跃,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突破力都很强,这对提供教学服务的机构和师资都提出了挑战。记者致电多所商学院了解到,近几年,商学院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并没有针对80后学员做出调整,教学改革基本上是依据市场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业内人士分析,今后MBA教育将更贴近80后群体的需要,除了培养学员的社会责任感、全球视野和领导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还需要重视学员个性化的培养,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使其更加符合80后学员的思维和接受能力。

  就业压力使越来越多的80后走进MBA课堂

  竞争压力助力年轻化

  原本以招收有工作经验特别是管理经验者为主要目标的学位教育,为什么会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热捧?“就业压力是一大原因”,长江商学院MBA项目高级经理刘卫宇分析认为,国际化视野、商业网络的拓展对学员的提升作用能加大就业的砝码。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人才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就业难使继续深造成为热门。而MBA对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毕业后待遇相对较高的现实迎合了人才的需求,使得不少本科生在刚满3年工作经验的情况下,加入了报考行列。企业管理人才的年轻化是促使MBA学员年轻化的另一原因。在职者和想要晋升更高职位的年轻人把读MBA作为通向成功的理想途径,自然带动了MBA报名者整体年龄的下降。

  投入早能否收益长

  有人说,假如把MBA教育作为一项投资,那么越早投入,收益期越长。就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招生及职业发展主任李瑗瑗认为,MBA教育对职业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投资,但并非早读为上,仅为一纸文凭盲目就读已远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申请人切记在工作实践中认清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此乃立足之本;与此同时,通过对目标职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工作特点、挑战的了解,找出两者的差距,此时才是考虑MBA教育的恰当时机,因为差距的填补正是MBA教育的价值所在。

  MBA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位教育,目前国外对MBA的入学标准一般都有严格的规定,报考MBA的人员必须具有3年以上的管理经验。但这只是最低的门槛,在中国内地,虽然MBA考生普遍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但很多人却并未从事过管理工作。由于很多MBA学生实际管理经验的缺乏,导致MBA教育步入传统应试教育的误区。据统计,我国MBA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很少,仅占总数的7%,这与国外有着很大差距。面对MBA教育的年轻化趋势,教育者需要在MBA的个人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方面下工夫培训。

  80后找准职业定位

  “最担心的还是80后年轻人的职业规划”,一位业内人士说。80后如何使自己的MBA教育有的放矢是成就人才的关键。李瑗瑗介绍,一些职场新人或应届毕业生过于追捧市场热门行业,或以“薪水”为唯一准绳,但实际上对这些行业认识颇少,即使有机会涉足,也会发现并非自己所求。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就业市场,这种盲目所带来的错误或弯路会导致优势的丧失和时间的消耗。

  清楚了目标职业与现状之间的差距,也充分了解了需要补足或加强的方面才能让MBA的投资物有所值。MBA教育提供的是一个平台,汇集了各种丰富的资源,只有清楚自己的目标,才能充分利用资源,避免学习过程中迷失方向。

  “盲目报考MBA与频频跳槽一样,很多时候是因为对自己不够了解以致迷失。”刘卫宇说,中国传统应试教育不以就业为导向,有些人在报考MBA时,也并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以及市场需求。从就业方式上来说,金融、财务等专业人士更适合年轻化的人群,而打算毕业后带团队进行实战管理的人更适合在报考前积累更丰富的工作经验,特别是管理经验。

  对于相当一部分80后MBA学员来说,他们入学前可能是初入管理层,知识结构相对单一,需要接受正规的管理知识梳理和实践锻炼,为后期自身的职业发展铺路。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在职mba院校推荐:这些院校不用参加统考
    广东在职mba院校推荐:这些院校不用参加统考

    广东在职mba院校推荐3所无需统考的:深圳技术大学与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合作项目学制1.5年,具区位、授课及联合培养优势;江西财大与纽约理工合作项目中留服认证保障强...

    700评论2025-09-12 11:08:09
    在职mba双证含金量分析及择校攻略
    在职mba双证含金量分析及择校攻略

    在职mba双证含金量需要看报考方式,在职MBA双证获取路径有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留服认证国际硕士。非全日制国内认可度高,需统考;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认...

    280评论2025-09-05 09:51:52
    北京在职MBA院校排名:适配职场晋升的择校指南
    北京在职MBA院校排名:适配职场晋升的择校指南

    北京在职MBA院校排名涵盖北清人等顶尖院校、北理工等特色院校及北京林业大学等差异化院校,从行业适配、报考门槛、学费学制等维度拆解,结合职业规划给出择校策略,助力...

    1070评论2025-08-29 10:56:19
    江苏在职MBA学费多少大PK,看看哪所适合你的钱包
    江苏在职MBA学费多少大PK,看看哪所适合你的钱包

    江苏在职MBA学费跨度大,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的6万元,到东南大学的21万元不等。读在职MBA能助力升职加薪、拓展人脉、提升管理能力,在职人可根据预...

    420评论2025-08-29 09:57:57
    北京地区在职MBA学费排名:从1万到39.8万,怎么选?
    北京地区在职MBA学费排名:从1万到39.8万,怎么选?

    整理北京地区在职MBA项目,介绍其入学等模式,按学费从低到高呈现学校、专业、学费等信息,还给出报考建议,助力职场人参考择校。

    1020评论2025-08-22 09:50:44
    北京在职MBA学费多少?非全日制vs国际项目对比
    北京在职MBA学费多少?非全日制vs国际项目对比

    北京在职MBA学费因项目类型(非全日制硕士、国际硕士)而异。非全日制MBA多为3年学制,学费从1万到39.8万元不等,需参加统考,适合想拿国内双证人群;国际MB...

    490评论2025-08-11 09:31:51

    在职MBA热门关注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