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MBA缺的是什么?
MBA在中国出现已近10年了,但真正兴旺起来是从1997年全国统考之后开始的,尽管各校在课程设置、师资、案例教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中国的MBA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成熟还相差很远。 麻省理工(MIT)斯隆管理学院自97年起与复旦大学、清华联合培养国际工商管理硕士。院长RichardSchmaiensee(斯默兰)教授认为,中国的MBA学员在与工商界的沟通联系方面十分欠缺。
他介绍说,在美国,顶级商学院的MBA学员入学后,往往自愿成立小组,或干脆注册公司,到外面去招徕咨询项目。规模小一点的项目,学生们自己就能应付。万一学生们力不能及,相关老师再助一臂之力。这样,MBA学生对工商界就有了深切的感受。
另外,MBA学员以年级为单位和外界公司保持着密切联系。学员们对公司的相关背景、招聘计划、对候选人的要求,以及实习机会都了如指掌,往往是毕业前半年就能确定就职去向。而在中国,由于条件所限,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关键是中国的MBA学员不能消极坐等,必须自己行动起来以求改观。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在中欧国际工商学讲授《中国经济》课程多年。在他看来,中国的MBA学员目前最需改进的是敬业精神。中国正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市场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处于起步阶段,不尽完善。人们对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清醒认识,尚有待时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国未来管理兴国希望所在的MBA学员们,必须绷紧敬业精神这根弦。未来一定要摆准自己在公司中的位置。切不可认为MBA学位在手就无所不能;公司就应该围着你转。同时,在公司工作一天,就必须为公司着想,维护公司的利益,做一个在敬业精神上可圈可点的管理者。如果中国培养出来的MBA学员只热衷于赚钱,那无论对谁都将是个失败。
另外,目前的MBA教学在课程设计方面也有欠缺。首先是课程与市场需求脱节,许多课程仿佛是为专业研究管理学的人士开设的。其次是教材缺乏,中国的MBA教材大多来自国外,且多为英文版,有的学校虽有自编教材,但与实际商战有距离。其三是案例缺乏,特别是反映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的案例少之又少,当哈佛大学认真讨论海尔“休克鱼”案例时,国内却鲜有教师组织这个案例。
注:育路教育网作为人民大学、首经贸、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紧密合作伙伴,是其官方指定的网上报名中心,为学员提供各高校的MBA课程服务,在育路教育网报名享受最优惠的学费。咨询电话:010-51264100 陈老师 网址:http://www.yuloo.com/mba/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双证在职MBA是否好考是许多在职人士的核心关切。考试难度受个人基础和时间投入影响,但科学备考可显著提升通过率。本文系统解析双证在职MBA考试特点,提供高效备考策...
在职研究生与在职MBA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报考条件和考试难度上。报考条件方面,在职研究生通常要求本科学历和一定工作经验,而在职MBA可能对管理经验有额外要求;考试难...
各地区在职mba院校推荐如广东、北京等地都有对应入口。还介绍招生类型,像国内双证非全日制、同等学力申硕等。各地区招生政策不同,一线城市高门槛多路径,大湾区性价比...
北京有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在职MBA学费低的院校,学费1万-9.8万元不等,学制多为3年,专业为工商管理(MBA),能助力职场人提升管理能力,性价比高。
在职mba提前免试攻略:准备时要围绕材料、背景、选校。申请按网申、提交材料、初审、面试流程。面试掌握STAR法则等技巧能提高通过率,文中还推荐了相关院校。
北京有众多在职MBA双证学校,像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这些学校授课方式灵活,学制多为3年,学员毕业后可获学位证与毕业证,有助于提升职场竞争力,...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