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一站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MBA市场需求扩大 明年MBA招生大战提前打响

来源:网络 时间:2010-09-19 16:17:16

随着MBA教育门槛的逐渐降低和社会对MBA认知度的提高,国内MBA教育市场需求不断扩大,MBA院校间的招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吸引优质生源,各商学院在录取方式、专业设置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推出了不少有利于MBA学员的招生政策。那么,今年MBA招生形势有哪些最新的变化?对考生报考又有什么影响?就此,记者采访了深圳华章MBA考前辅导机构负责人周洪桥。

  MBA报考人数将突破9万

  据了解,我国近年来持续扩大专业硕士招考数量,MBA招生规模现已达3万多人。与此同时,MBA报考人数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飙升,至2010年已经达到7万人。特别是自2010年起,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MPAcc(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完全并轨,统一使用管理类硕士考试大纲,无疑将吸引更多行政机构人员报考。因此,周洪桥估计,2011年MBA报考人数或将大幅增长25%,突破9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报考中,考生扎堆现象明显。2010年,近80%的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了211工程及985工程院校,一些知名MBA院校如北大、复旦等,报考人数增幅达30%以上,使得考生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比如,复旦、交大这两年的报考人数都在2000人左右,但录取人数只有约400人。

  在深圳,MBA考生数量也一直在稳步增长。据统计,深圳每年有MBA考生4000多人,录取数量1100多人,加上通过调剂等方式最终得到录取的人数有将近1800人。为考取理想的院校,许多考生提前了复习的周期,报读MBA考前辅导班的考生也越来越多。以华章MBA为例,今年2月28日便开设了第一期辅导班,并提前发布备考信息,以满足学员的需求。“今年我们机构的报读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5%,从年初起就有很多学员过来咨询辅导班的安排。”周洪桥说。

  招生大战提前打响

  虽然MBA报考热潮持续升温,但与报考人数的增长相比,国内MBA院校的数量增长更为迅猛。据统计,从2008年到2010年,国内MBA院校从113所增加到182所,增幅巨大。同时,各MBA院校也在不断进行扩招,以上海外国语大学MBA为例,其2011年的招生规模便从原来的120人扩增到了180~200人。因此,即使是北大、复旦等国内一流的MBA院校,招生压力也连年增加,想要招到全国最好的学生,显然并不容易。

  周洪桥告诉记者,面对激烈的优质生源争夺战,商学院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着手准备招生的时间也越来越早。今年4月,部分商学院便启动了2011年的招生工作。6月初,上海交大高级金融管理学院正式启动2011年招生,公布了“提前批面试”的招生政策。作为今年上海第一家正式发布招生政策的商学院,交大高金的政策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场变化的趋势。之后,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武汉大学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提前面试政策,招生大战的序幕比以往提前拉开。

  就深圳而言,在本地招生办班的MBA院校也越来越多,2011年增加的院校就有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深圳大学MBA项目也于2008年开始招生,成为深圳市惟一本土院校MBA培养点,使考生有了本土化的选择。

  “提前面试”看重综合素质

  各院校“提前面试”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MBA教育的改革决心。周洪桥表示,MBA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商业精英和领袖,以笔试为主的联考机制虽然公平,却较难凸显考生的管理水平等隐性能力,也会把一部分联考成绩较低却有潜力的考生挡在门外。而“提前面试”政策不唯分数论英雄,更看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可以招到更多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学生,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据了解,虽然各院校发布的“提前面试”政策略有不同,但规则均简单明了,让申请人备考明确。申请人需要向院校提交申请材料,展现个人的工作经验及综合素质,获得面试资格后,于当年10~11月参加面试。通过面试的申请人,在明年的联考中成绩达到其所享受的“拟录取资格线”的分数线,在笔试中通过院校相关最低分数线,就可以被录取。同时,没有获得提前面试机会或没有通过提前面试的申请人,仍可以争取传统方式的入学机会。

  专业方向更加细分

  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MBA发展论坛”上,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仝允桓曾表示,国内MBA教育将会与企业结合,更贴近实际。近年来,部分商学院经过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把MBA教育进行了细分化。

  例如,上海交大就开设了定位于高端金融领域的高级金融管理学院,农业大学经管学院也开设了颇有特色的期货班。在广东商学院2011年的MBA招生简章上,甚至列出了5个专业方向,包括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金融理财与风险管理、国际经贸管理和企业税收管理与筹划。每个专业方向除了基础课程、11门核心学位课程外,都分别开设了7~8门专业方向课程。MBA的细分化使商学院能有针对性地对MBA学员进行培养,同时也让考生有机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MBA项目。

  对于MBA细分化出现的原因,周洪桥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不少商学院规模越来越大,学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所以就根据学生的需求推出一些专业方向。其次,现在商学院越来越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把自己和其他商学院区别开来,一些商学院就通过专业细分来突出学科优势。此外,商学院的发展与经济形势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联系紧密,因此会不断出现一些新的细分方向。

  学费与奖学金均增加

  自MBA教育引入国内以来,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的学费历来是话题之一。作为商业运作的MBA项目,学费两年提价一次,已成为一种“惯例”,而且上升幅度一般在10%~20%之间。对此,周洪桥表示,从目前各MBA院校已公布的2011年学费看来,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上海外国语大学早在7月便宣布,由于师资成本高,2011年MBA学费将从原来的7万元,提高到8.9万元(全英文项目)和7.6万元(双语项目)。

  在学费只增不减的同时,各商学院推出的奖学金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力度越来越大。据周洪桥介绍,为了奖励优秀MBA人才,MBA奖学金制度于2008年开始推出。到2010年,国内商学院几乎都设立了奖学金,部分商学院还有企业设立的奖学金,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对在读优秀MBA学员进行奖励。自去年起,为了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清华、复旦、上交大等部分MBA院校又推出了新生奖学金。其中,交大的奖励幅度最大,学员最高可获得减免所有学费的全额奖学金。今年,华东理工大学也新增了主要面向第一志愿的新生奖学金,根据学生的联考成绩分为四个级别,最高奖励2万元。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双证在职mba好考吗?备考策略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双证在职mba好考吗?备考策略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双证在职MBA是否好考是许多在职人士的核心关切。考试难度受个人基础和时间投入影响,但科学备考可显著提升通过率。本文系统解析双证在职MBA考试特点,提供高效备考策...

    980评论2025-10-07 08:27:33
    2026年在职研究生与在职MBA的区别有哪些:报考条件和考试难度差异解析?
    2026年在职研究生与在职MBA的区别有哪些:报考条件和考试难度差异解析?

    在职研究生与在职MBA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报考条件和考试难度上。报考条件方面,在职研究生通常要求本科学历和一定工作经验,而在职MBA可能对管理经验有额外要求;考试难...

    320评论2025-10-05 08:12:26
    各地区在职mba院校推荐,这些好申请、门槛低
    各地区在职mba院校推荐,这些好申请、门槛低

    各地区在职mba院校推荐如广东、北京等地都有对应入口。还介绍招生类型,像国内双证非全日制、同等学力申硕等。各地区招生政策不同,一线城市高门槛多路径,大湾区性价比...

    1010评论2025-10-03 08:20:18
    北京在职MBA学费低的院校大盘点,别错过!
    北京在职MBA学费低的院校大盘点,别错过!

    北京有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在职MBA学费低的院校,学费1万-9.8万元不等,学制多为3年,专业为工商管理(MBA),能助力职场人提升管理能力,性价比高。

    530评论2025-09-26 09:29:45
    在职mba提前免试攻略:怎么准备?怎么申请?如何通过?
    在职mba提前免试攻略:怎么准备?怎么申请?如何通过?

    在职mba提前免试攻略:准备时要围绕材料、背景、选校。申请按网申、提交材料、初审、面试流程。面试掌握STAR法则等技巧能提高通过率,文中还推荐了相关院校。

    350评论2025-09-19 11:22:14
    北京在职MBA双证学校,职场进阶的黄金钥匙
    北京在职MBA双证学校,职场进阶的黄金钥匙

    北京有众多在职MBA双证学校,像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这些学校授课方式灵活,学制多为3年,学员毕业后可获学位证与毕业证,有助于提升职场竞争力,...

    300评论2025-09-18 18:32:37

    在职MBA热门关注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