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2009考研英语完全备考方案

来源: 时间:2008-04-09 15:58:01
无标题文档

2009考研英语完全备考方案

一般来说,基础越差的同学启动这套方案的时间越早。无论什么时候实施这套计划,都要严格按照这套程序,任何阶段打任何折扣都有可能带来隐患。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真正的捷径,希望大家记住这句话。

第一阶段:全面重视,打好基础
在考研的第一阶段,我们送给大家八个字:“全面重视,打好基础”。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夺取考研分数是砍柴,那么打好基础就好比磨刀。刀没磨好就去砍柴,其结果可想而知。
    考研这把刀究竟怎么磨呢?首先当然是重视词汇和语法。虽然词汇题和语法题在考研试卷中都被取消了,大家对词汇的重视似乎没有明显减少,因为很显然,单词不认识就做题是名副其实的“捕风捉影”、“空中楼阁”。实际上,很多考生的问题出就出在捕风捉影、空中楼阁上,因为我们往往会自以为认识和掌握了某些单词,事实上却根本没有弄清楚它们是怎么回事。拿比较简单的从句引导词while来说,很多考生只知道它表示时间(“当…的时候”),不知道它还可以表示让步(“虽然,尽管”)和对比(“而”)。再比如说enquiry和discipline这两个名词,很多人只了解它们表示“询问”和“纪律”,不了解它们还可以表示“探索”和“学科”。这说明看似简单的单词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词汇量不够会导致我们丢分,词汇的深度挖掘得不够也会导致我们丢分。从考研试卷分析,词汇的质其实比量更重要,那种看文章时生词没几个却两眼一抹黑的感觉就是质不过关造成的。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在第一阶段要重新认识词汇、将词汇学习方法调整到位。
    和词汇相比,语法的情况则更加令人担忧。语法题型的取消让许多原本讨厌语法、拒绝语法的人找到了干脆对语法置若罔闻的借口,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是留下无尽的后患。比如说,句子稍微长一点或者复杂一点就看不懂,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单词不认识,而是因为不了解英语句子的结构特点。英语句子之所以把很多信息放在一个句子里是因为英语可以依靠语法规则把好几层意思连成一片,汉语则靠语义本身而不是靠语法规则连接,不了解这种区别无疑会使我们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大打折扣。从写作方面来讲,英语句子写不出来、写得不正确、写得不漂亮,往往不是因为我们词汇量不够,而是因为我们不会从语法的角度使用这些词,不会按照英语的语法规则构造句子,我们有时甚至会全然没有时态、语态、从句、单复数等方面的概念。有鉴于此,我们建议大家从一开始就认真学习语法。语法虽然琐碎、死板,但规则毕竟是有规律而且是有限的,一旦被我们掌握,它们就能使我们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不然我们就会被捆住手脚,永远飞不起来。
    综上所述,第一阶段的考研复习主要是打好基础。如果从一开始就不问青红皂白直奔考研真题(如果只是了解考研真题难度,接触一下真题是可以的,但对真题的研究决不是考研复习第一阶段的主要内容),结果可能事倍功半;要想事半功倍,就一定要先做好磨刀工作。

第二阶段:精心选材,加强精读 有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基础,我们还要通过种种方式巩固和提升我们的水平。这里我们又要送给大家八个字:“精心选材,加强精读”。也就是说,我们要挑选一套合适的教材或者一些合适的语言材料,实实在在把英语学好。就英语教材来说,我们可以把原来的大学课本拿出来重新认真学一遍,也可以系统学学《新概念》,在学习过程中让那些原本孤立的词汇和语法变得鲜活起来,使它们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新航道比较近出版了一套新的英语教材??《新魅力英语》,里面的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容新颖,几乎每篇课文都是励志性文章,每篇课文的语言都发出耀眼的光芒,大家学起来一定会热血沸腾、兴趣盎然。
    我们也可以经常看看《经济学人》、《新闻周刊》、《时代周刊》等英美报刊,比较好挑选比较近几年经济类方面的文章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题材,但不要涉及政治方面及时事方面比较敏感的话题,如种族歧视、宗教信仰、战争评论等,这些话题不大可能在考试中出现,它们提供的词汇对考研也没有直接帮助。因此挑选文章和挑选教材一样,要注意它们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挑选好学习材料之后,我们要多做一些精读方面的工作,把基础打得更加扎实。我们也许不知道,考场上的模棱两可、举棋不定其实是因为平时只做泛读,很少或者根本不做精读,结果造成很多东西只知大概,只在某些条件下知道,具体是什么、改变一下条件后又是什么,我们就不清楚了。比方说,动词短语contribute to出现在06年小作文和第4道翻译题里,在小作文里表示“捐款”,在翻译题里却表示“有助于”,如果平时不注意contribute to的各种使用情况,只满足于混个眼熟,做题时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生搬硬套的情况。
    第二阶段的学习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在作磨刀工作,只不过这时我们更强调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换句话说,我们要把自己浸泡在英语学习当中,既要从中找到乐趣、找准方向,又要真正学好英语、提高实力。

第三阶段:单项训练,不留盲点
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准备,现在我们就可以重点攻克考研英语各个题型了。很显然,在所有题型当中,大家比较重视的是大阅读(既阅读理解A节),比较不重视的是翻译(即阅读理解C节),因为大阅读不仅分多(占40%),而且形式上更好接受(多项选择),翻译则不仅分少(占10%),而且操作上更难完成(要白纸黑字把答案写下来)。事实上,翻译题不仅本身的分不能丢,因为从其它题型找补翻译题的丢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好翻译对其它题型都会有所帮助,我们无法想象能正确理解翻译句子却不能理解阅读理解文章,能把翻译句子的结构搞懂却在写作文时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在攻大阅读之前一定要先想办法把翻译拿下,陈采霞老师的《考研英语四步定位翻译法》颇具参考价值。
    完型填空的平均得分在5左右,同学们对这个题型重视程度还算可以,但分数再往上提的难度却相对要大一些,这一方面是因为完型填空文章理解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很多词的用法本来就不清楚。解决完型填空问题主要在于基础要好、语感要强,只有真正接触过一定的语言材料并且确实能够融会贯通,才会有这样的基础和语感,光靠所谓的技巧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此我们建议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工作做得更扎实些。
写作总的来说是个薄弱环节。基础不够好肯定是一方面,缺少训练、方法不当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平时不练习,我们就发现不了问题,当然也就谈不上提高。有的人其实很想写作文,但就是不知道怎样开这个头,写完之后也不知道究竟怎样进一步提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大家多找一些有中文翻译的文章做一做中译英,把你写的英文和原文一对比,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训练,你的英语表达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
阅读新题型其实就是快速阅读。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练习扫描、定位等阅读方法,学会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学会抓文章的重要信息,你就不会因为文章很长、生词很多而方寸大乱。
    总的来说,单项训练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弄清楚题型之间的关系,不可盲目偏向某个题型或放弃任何题型;二是分析自己在每个题型上的问题所在,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四阶段:挖掘真题,整体提升
认真做好前面三个阶段的工作之后,接下来就是挖掘真题。作为一种标准化测试,真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无疑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既可以拿它来做模拟测试,也可以用它来总结经验、寻找规律。遗憾的是,我们经常只是对对这些题目的答案,或者只是做一些肤浅的研究。事实上,对真题的挖掘是整个复习计划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真题:
    首先,读懂真题里的每一个单词和每一句话。由于没有养成精读的习惯,我们往往满足于蜻蜓点水、一知半解,结果留下了许多漏洞和隐患。
其次,摸清出题者的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考研英语之所以不同于四六级、雅思以及托福,不仅因为出题者不一样,而且考查的目的也不一样,作为考生,正确回答问题当然重要,摸清题目背后的规律也很关键。
再者,总结常考的语法点和语言点。虽然考研英语考过的题不会重复出现,很多语法点和语言点还是会反复考到,善于总结这些语法点和语言点一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较后,重点突破一些重要的长难句。真题里的长难句其实就是考研英语的重点和难点,当然也就是采分点。如果把这些长难句都换成简单句,大纲规定的词汇量还是5500个,考研英语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考试,题型就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既然长难句是重点,我们就一定要想办法把它们拿下来,不能留下任何盲点和空白。前面打下的基础比较终就是为了攻下这道难关,因此整个这个复习过程一定要扎扎实实、稳步前进。

郭 磊: 北京大学法学硕士,现任北京新英达学校大学英语培训中心主任,原北京新东方名师,考研英语阅读首席主讲,在多年的教学中提出了“更新理念、提高信心、改进方法、锁定范围、打牢基础、注重技巧、综合提高”的备考思路,提出了综合利用学习资源的理论,提出了超越考试大纲要求的理论,并通过扎扎实实的培训把这些理论落实到学员备考的各个环节中,取得了优异的培训业绩。
潘 登: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国内考研英语精品长线小班培训模式创始人,从 2003年起一直致力于推广针对英语基础薄弱考研学员的考研英语VIP保过班,提出了个性化备考方案、高品质培训服务、全方位答疑服务、透明化检测手段和法律化保障机制五位一体的模式,创造了众多对考研英语极度绝望的学子突破英语难关的奇迹,被学员们誉为“考研英语神奇教练”。
石 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法博士,英语专业八极优秀,对考研英语的写作命题规律有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曾在国内外数家期刊和报纸上发表多篇中、英文作品,包括法学论文、随笔、社会评论、客座专栏等。授课风格激情四射,极富感染力,注重实战,逻辑性强,方法灵活,语 言风趣幽默,善于从多角度把握考研的命题。
戚 益: 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和发展心理学硕士,原北京新东方学校主讲教师,主讲阅读与完型,在北京新东方学校从教七年多以来,曾主讲GRE、考研英语培训等项目的词汇、语法和阅读部分。
李 三: 英国诺丁汉大学英语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篇章语言学。原新东方全国八大考研名师之一。从1987年至今一直从事英语强化教育和各类科目的篇章语言教学工作。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