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后发现,一些冷门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开始挖掘本科专业的求职优势——靠“老本行”找饭碗成为不少研究生“曲线就业”的一种手段。这种做法是否可行?能不能像期望的那样帮求职的研究生顺利走出就业率学历“倒挂怪圈”,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
2006年12月5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体育场举行的研究生招聘会上,全国各地的研究生在寻找就业机会。 新华社记者 壮锦 摄
研究生求职出新招 本科文凭来助阵
“我是一个研究生,现在在京城流浪。比较近一段时间很烦,听着孙楠的《I Believe》,感觉就像歌词里讲的‘看不到未来’,这是非热门专业的学生都会有的感慨。本科我学的是相对还好的自动化专业,但是研究生却选择了文科专业。起初听说有些研究生拿本科文凭找工作觉得很不划算,没想到现在我不得不尝试一下同样的方法了。”
杨韦翰说这是他找工作时写在博客里的一段话。27岁的杨韦翰是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研究生,将于今年毕业。从去年年底,他就开始忙着联系工作了,但由于所学专业限制,可供选择的工作类型很有限。杨韦翰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但没能进入面试,之后又陆续参加了几个在京事业单位的招考,都没了下文,他这才慌了。想起三年前本科毕业时有不少单位抢着来学院要人的情形,加之听说不少同学现在已经在单位干的小有成绩了,杨韦翰决定用本科文凭碰碰运气。
参加了几场招聘会后杨韦翰发现,本科自动化的专业以及相关的资格证书真帮了他大忙,不久后他就签约一家国内知名的电子公司,待遇不菲。找到工作后的杨韦翰心中百感交集,“读研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似乎打了水漂,想想真是很失落。”
记者在甘肃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上遇见了今年即将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的管理专业研究生李万科,他告诉记者,他年前参加了数场招聘会,均因用人单位给出的报酬与自己期望不符无果而终。无奈之下,他动用了土木专业的本科文凭,没想到却被几家高薪聘请工程技术人员的企业相中,成了“香饽饽”。
“不得不承认,专业的‘冷、热’对找工作似乎更重要,即便我是研究生,但如果社会对这方面人才需求量不大,也许还不如我的本科文凭对就业帮助大。”李万科对此也很无奈。
此外,因为一些企业更青睐于聘用“应用型本科毕业生”,这使得一些高学历人才为了谋得一个理想的职位,往往把比较高学历隐藏起来。在招聘会现场,一些用人单位表示,同样的工作研究生比本科生要求的薪酬要高,让学历高的人干比较容易的工作,不仅难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而且易导致其跳槽。因此,本科生能做的工作,他们一般不用硕士生,这使得部分高学历人才找工作反而更困难。
2006年11月29日,“2007年北京地区毕业研究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会”在北京农展馆举行。近800家单位共提供17000多个就业岗位。据统计,这次供需见面会共有3万多名研究生前来寻找工作。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在采访中,不少研究生表示用本科文凭求职既是“出奇制胜”,又是无奈之举,不难看出,这背后暴露了研究生就业正面临压力重重,“拐点”突现的境况。
北京海淀区一家英国数据库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几年前,公司刚进入中国时很注重应聘人员的学历,要求管理人员至少是海归的硕士,基层的程序员也要保证有六成的研究生学历。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却发现,研究生在工作上并没有显示出足够的优势。
“我们近几年招聘,开始把门槛降到本科,如果有足够优秀的专科生来投简历,我们同样欢迎。实际上去年公司与一个清华大学的研究生解聘后就招收了一名本科生来负责那个职务。”这位负责人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他们一样,不再凭学历盲目引进人才,学历只作为考核标准之一,“主要还是看能力、看态度”。
对研究生在求职时隐瞒“身份”之举是否有欺骗之嫌,用人单位的反应不一。有的对此表示不满,认为这是不诚信的表现,但多数则表示可以理解。兰州某通信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周鹏说:“如果拿本科文凭来应聘的研究生,各方面能力都不错,又不会对公司造成恶劣影响,我们没有理由不录用。”
甘肃省高新技术人才市场张志峰部长认为,就业方式的改变是由于市场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决定的,眼下研究生相比本科生的就业优势已不如多年前那样明显,因此用这种办法就业未必是“人才浪费”。
但研究生用本科生文凭找工作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以应届生和往届生的不同身份就业,在落户和福利等方面可能都会受到一些影响,“因此求职者还是应该考虑成熟之后再去尝试。”
兰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则认为,对部分市场需求不足的冷僻学科,出现这种情况在所难免。此外还有部分学生考研时选择了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往往须从基层做起,和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的想法相冲突,因此学生不得不重新启用本科文凭。
还有部分专家认为,对于出现这种“另辟蹊径”的择业方法需反思研究生教育。近年来,高校大量扩招是不争的事实,不少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超过本科生,但是师资队伍建设并没有同步跟进,高校学术腐败、“用剪刀与糨糊“写论文的事更是屡见不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导致部分学生读研不仅学不到真本事,就业也不如本科生。
长期关注大学生群体状况的西北师范大学徐兆寿教授认为,研究生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由于目前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导致研究生往往没有从事与其学历相适应的工作,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因此面对就业时,研究生不仅要反思个人人生定位,调整就业期待值,同时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时研究出长效对策,改良高等教育生态。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