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98年硕士生入学考试题(新闻学概论)
适用专业:新闻采编、新闻传播
一、解释并区别下面3个概念(每题3分,共9分)
1.传播
2.新闻
3.信息
二、评下面几种关于“报纸是否是商品”的观点(每小题10分,共30分。如能提自己的新观点并言之成理加10分):
1.“社会主义报纸不是商品,因为,它是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
2.“社会主义报纸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免费赠送,而要收订阅费和广告费。”
3.“社会主义报纸具有二重性。作为新闻媒介和信息载体的成本要素(纸张、油墨、电力、印刷机折旧费等)具有商品性,而它的内容(新闻、思想、观点)不是商品。”
三、问答:(31分)
在报道新闻时强调客观、真实,力戒主观性,那么,可不可以搞“新闻策划”呢?为什么?
四、读下面恩格斯的这段话后,写个读后感:(30分)
对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恩格斯有过一段十分精彩的论述。他在1889年12月9日至康拉德·施米特的信中说道:“新闻事业,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天性不那么灵活的德国人(因此犹太人在这方面也‘胜过’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学校。通过这个工作,你会在各方面变得更加机智,会更好地了解和估计自己的力量,更主要的是会习惯于在一定期限内做一定的工作。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新闻事业使人浮光掠影,因为时间不足,就会习惯于匆忙地解决那些自己都知道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