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上这段表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
A.核心和本质 B.实质 C.基本要求 D.内涵
2.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6倍以上,超过原定20年翻两番的目标;商品供应普遍短缺的状况根本改观;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段材料表明:
A.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B.“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已基本实现
C.“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已基本实现 D.“三步走”战略已基本实现
3.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富强是指经济现代化,民主是指政治现代化,文明是文化现代化。从以上这段话可以直接得出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特点是:
A.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 B.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
C.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D.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
A.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B.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C.形成以效益为中心、结构为基础、速度为条件的产业格局
D.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答案:1.A 2.C 3.C 4.A
二、多项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温家宝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讲话中指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其依据是:
A.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B.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C.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D.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2.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下列选项中是对“五个统筹”具体内涵的体现的是:
A.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B.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15个小康实现程度达90%以上,9个达80~90%,7个在80%以下;目前农村还有3000万人的温饱还没有完全解决,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但还未达到小康。这段材料表明:
A.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B.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时期的奋斗
C.人民生活总体上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表现在:
A.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B.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C.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比较近提出来的,上世纪50年代就曾用过这一提法。改革开放以来,至少在1984年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21号文件即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中出现过这一提法。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背景和涵义与以前有很大不同。具体表现在:
A.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B.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
C.在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
D.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答案:1.ABCD 2.ABCD 3.ABD 4.ABCD 5.ABCD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14
2009.0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各方面先进和落后的并存,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特点,它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
14
2009.04
新时期的解放思想,关键就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思想解放,这个首要的基本理......
14
2009.04
1.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重要历史经验,即能否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
14
2009.04
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
14
2009.04
口试老师一般面试的老师都是该系外语比较好的老师,像北大这样的重点大学,各个院系都有很多老师到国外......
14
2009.04
从2005年起研究生初试中英语取消听力,英语听力和口语的考查放到复试中进行,英语听力和口语的分值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