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大研招单位陆续公布院校分数线,大家对复试、调剂、或者其他进路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顺利进入复试的同学,下面马上就要迎来决定生死的复试环节啦,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很多院校在复试的考试大纲里不提供参考书目,这让许多同学不知从何下手准备考试。其实这种情况下,复习备考还是有章可循的。
考研是一门应试考查,如果找到专业课出题的源头参考书,自然事半功倍,胜券在握了。对于跨专业考生而言,尤其如此。但是,不指定参考书,不意味着没有参考书。而找到这些“秘而不宣”的参考书,其实很简单。下面告诉大家可供参考的几个规则:
相信经典的力量
为什么要“拥抱”经典教材?因为经典教材是对本学科知识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提出本学科的“真问题”,引导你去追问,去思考。经典教材可以“读厚”,因为有容乃大;也可以“读薄”,因为含英咀华、去粗取精。就经典教材的选择而言,任何学科或专业中经过时间淘洗、实践筛选后剩下的所谓经典教材为数并不多(注意,是教材,不是原典),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选择教材不要抱有偏见
在选择经典教材时,千万不要以派别定亲疏。比如,经常有同学会问: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书要不要看?出版社的书要不要看?或者人大老师的书或论文要不要看?清华老师的书或论文要不要看?当然要看。仅就人文社科领域而言,中国各个大学之间并未形成观点、立场明确的“学派”,根本无需考虑流派的区别!尽情去看就好!
真题会说话
不指定参考书,那真题便是终极的参照!如果说,经典教材和导师写的书,是一纵一横的经纬网,那真题便是数据分析里的热力图,它会告诉你到底哪些内容是你需要牢牢记住的,哪些领域是从未被关注过的不毛之地。
但不建议主张大水漫灌式地看书,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所考查的范围和深度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们对书目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对历年真题的而深入的分析基础上,有的放矢,把时间花在真正能帮你产生分数的地方。
善用方法
其实,比较直接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向考上的师兄师姐取经。每年学校都会公布录取名单,拿着这些名单,想办法联系到他们,要资料,求经验,说几句好话,什么资料信息都要出来了!
但给大家一个建议,在问“前辈”之前先要有自己的思考,比较忌讳这类让人啼笑皆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问题:师兄(师姐),我该怎么复习?
出题必然开放
题目开放的好处是不拘束、可拓展、有充分的缓冲或转换空间。举一道题目为例。北大传播学考卷中,有一道题要求分析“鸟叔之风靡全球”。这是一个很好的考查时事热点与专业理论结合的题目,有许多角度可供分析,似乎谁都能说上几句,但要想把问题说透,就不那么容易了,需要带上传播学的眼镜,以学科视角来审视分析。既紧贴社会关注,又有理论延展的空间,这样的题目,参考书自然不会给你答案。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28
2017.03
师最会问什么问题?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考察?下文总结了常见面试及口试问题,还没复试的同学参考准备......
28
2017.03
在面试过程中小伙伴们一定要调整自己的情绪,进考场前多做几次深呼吸,告诉自己,没问题的!......
28
2017.03
首先,要仔细看指定的参考书,同时应注意基础知识点的巩固,把初试之前准备的内容看一遍。......
28
2017.03
想到学姐自己在两年前,一战结束的这个时候,考完就感觉不是很理想,对过试卷答案后哭了好几回。......
28
2017.03
如何见招拆招,来给你支招。......
26
2017.03
部分招生单位将实践(实验)技能考核纳入复试。下面就具体来谈谈各部分如何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