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导师
问1:复试中会不会因导师个人原因,拒绝一个人?
决定录取否拒绝一个人,不是一个导师决定,而是由一个大概10人组成的面试小组投票通过。
问2:复试前有没有必要先去学校找导师沟通,争取一个自我展现的机会?提前联系老师有该说些什么呢?
【答】1)提前的交流会让你收益匪浅
2)是否联系导师根据你的情况而定
3)言行谨慎,避免引起导师反感:排名比较靠后或者是接近复试线的考生及时联系导师,可能会增加录取的可能,但是联系导师一定要谨慎,比较主要的还是让老师感觉到你对于求学的热切期望,而不是专门为了找关系而联系导师的,避免引起导师的反感。如果有师兄师姐引见,那是比较好不过的。
4)在指导思想上不要陷入误区:在面试前没有必要联系导师,现在好多考生陷入一种认识的误区,认为联系导师就能帮助自己录取,其实不然,录取与否比较主要的还是看考生的综合实力。如果因为是调剂你可以尝试去联系一下,但比较终靠的还是你的综合实力。
问3:怎样给导师有个好印象?
【答】要想给导师留下一个好印象,通常要做几方面的准备:
1、专业知识的准备:要在复试前准备好专业课相关知识
2、个人形象打造:要从礼仪、形象、表达等方面对自己进行包装
3、答题技巧展现:要通过一定的答题技巧,把自己具备的专业素养展现在导师面前
问4:请问什么时候开始联系导师呢?怎么联系?是联系一个还是多个呢?
【答】随时可以开始。当然,有的学校在入学前不指定导师,而是按院系大排名录取,然后再双向选择。这种情况下,你就等收到录取通知书以后再联系。
去网站可以找到导师的联系方式:邮件、工作电话。建议以邮件的形式开始,内容可以包括如下方面:对专业的向往与热爱;对今后学习的准备(专业、心理等);可以谈谈今后科研的一些想法,当然比较好先研究一下导师的科研方向。
至于数量,由你自己定了。当然,比较后你一定要选择一个啊。
问5:怎样选择导师?
【答】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了解你未来的导师。导师的经历、当下的工作状况、学术研究情况、师生相处情况。导师的经历主要是指导师的籍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当下工作状况主要是指职称、是否兼有行政职务;学术研究情况是指导师出版的著作、发表的文章、在其研究领域的学术立场、学术研究风格;师生相处情况指导师对学生的态度、原则、要求以及日常交往情况,甚至导师生活中的某些个人喜好等等,这些情况主要从日常教学和师生交往(尤其是节庆日公共活动)中了解。
问6:如何搜集报考院校,特别是专业导师的信息(如研究方向,个人爱好等)?
【答】1)需要搜集一下院校、导师的相关信息
2)可以从院校网站搜集下关于院校的相关信息
3)关于导师的信息可以从诸如考研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下载导师相关论文和期刊杂志。
(二)其他问题
问7:初试成绩大约什么时候出来?
【答】初试成绩会根据院校情况不同陆续出分,根据往年的情况一般会在2月底3月初出成绩,不过因为今年到现在为止已经有院校出分了,所以预计今年的成绩会比往年出的要早,请同学提早做好准备。
问8:若考试结果可能不理想那么工作的话简历里面应该突出什么呢?这两年考研少有正式工作经历。
【答】如果因为考研时间比较久而少有工作经验,可以在你的简历中重点体现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上学期间的专业背景:侧重专业知识的积累,比如坚持学习的知识和课程;
2、上学期间的实践经历:尤其是社团的干部经历,能够体现组织管理、人际沟通的能力,也可写一下是否参加过演讲辩论比赛,可以体现你的口才和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
3、曾经参加过的实习单位:这部分可以做为重点去写,尤其能和你想要投递简历的公司工作相关比较好。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04
2013.02
漫漫考研路即将要踏上新的征途——复试。在激烈的复试竞争中,考生的专业实力固然非常重......
03
2013.02
研究生阶段是研究一个特定领域,细分到具体的方向,只有身在领域里,才能真正观察到行业的宏观微观......
02
2013.02
对于复试来说,恐怕对于大家又是一次不小的挑战。相对于初试来说,复试考察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
02
2013.02
2013考研初试尘埃已落定。时间飞逝,寒假来临,但考研没有终结,初试结束之后2013届考生还要面临......
02
2013.02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如果说考研是万里长征,那么初试通过只能算跨出......
01
2013.02
2013考研复试:层层击破考察重点
考研复试包含诸多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