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物化学》(401)试卷
(请将题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本科目满分150分)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 今有甲、乙、丙三种蛋白质,它们的等电点分别为8.0,4.5和10.0,当在pH8.0缓冲液中,它们在电场中电泳的情况为:甲 ,乙 ,丙 。
2. 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 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为依据。
3. 破坏α-螺旋结构的氨基酸是 。
4.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 于 年提出的。
5. DNA在水溶液中热变性之后,如果将溶液迅速冷却,则DNA保持
状态;若使溶液缓慢冷却,则DNA重新形成 。
6. 酶的活性中心由 和 组成,前者决定酶的
,后者决定酶的 。
7.在调节柠檬酸循环速度中起关键作用的三种酶是 、
和 。
8.在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中,乙酰辅酶A通过 进入细胞胞液。
9.糖原合成中糖基的供体是 。
10.氨基酸共有的代谢途径有 和 。
二、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
A.2’,5’磷酸二酯键 B.氢键
C. 3’,5’磷酸二酯键 D.糖苷键
2.维系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最主要的力是( )
A.氢键 B.离子键 C.碱基堆积力 D.范德华力
3.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些效应?( )
A.减色效应 B.增色效应
C. 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D.最大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
4.天然蛋白质中含有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 )
A.全部是L-型 B.全部是D-型
C. 部分是L-型,部分是D-型 D.除甘氨酸外都是L-型
5.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
A.静电作用力 B.氢键 C.疏水键 D.范德华作用力
6.米氏常数Km是一个用来度量( )
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 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
C. 酶对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 D.酶的稳定性常数
7.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 )
A.有反密码环和3’端有-CCA序列. B. 有密码环
C.有反密码环和5’端有-CCA序列 D. 5’端有-CCA序列
8.下列哪种酶既在糖酵解又在葡萄糖异生作用中起作用?( )
A.丙酮酸激酶 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1,6-二磷酸果糖激酶 D.己糖激酶
9.在TCA循环中,下列哪一个阶段发生了底物水平磷酸化?( )
A.柠檬酸→α-一酮戊二酸 B. α-酮戊二酸→琥珀酸
C.琥珀酸→延胡索酸 D.延胡索酸→苹果酸
10.糖原分解过程中磷酸化酶催化磷酸解的键是( )
A. α-1,6糖苷键 B.β-1, 6-糖苷键
C. α-1,4糖苷键 D.β-1, 4-糖苷键
11.三羧酸循环中,某一中间产物经转氨基作用后可直接生成下列的一种氨基酸是:( )
A.Ala B.Ser C.Glu D.Lys
12.酶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是由于哪一种效应:( )
A.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
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降低底物的能量水平
13.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它是由 组成。
A.一条DNA和若干种蛋白质 B.一条RNA和若干蛋白质
C.23S和16S两个rRNA D.大小不同的两个亚基
14.含2n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需要经过多少次β-氧化才能完全分解为乙酰COA?( )
A. 2n次 B.n次 C. n-1次 D.8次
15.酮体包括( )
A.草酰乙酸,丙酮和D-β-羟丁酸 B.乙酰乙酸,丙酮和D-β-羟丁酸
C.草酰乙酸,丙酮酸和D-β-羟丁酸D.乙酰乙酸,丙酮和D-α-羟丁酸
16.DNA上某段碱基顺序为5’—ACTAGTCAG—3’,转录后的相应碱基顺序为:( )
A. 5’—TGATCAGTC—3’ B. 5’—UGAUCAGUC—3’
C. 5’—CUGACUAGU—3’ D. 5’—CTGACTAGT—3’
17.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取决于( )
A.相应tRNA的专一性 B.相应氨酰tRNA合成酶的专一性
C.相应mRNA中核苷酸排列顺序 D.相应tRNA上的反密码子
18. mRNA的5’—ACG—3’的密码子相应的反密码子是( )
A. 5’—UGC—3’ B. 5’—TGC—3’
C. 5’—CGU—3’ D. 5’—CGT—3’
19.脂肪酸β-氧化的酶促反应顺序为( )
A.氧化.再氧化.水合.硫解 B.氧化.水合.再氧化.硫解
C.氧化.脱水.再氧化.硫解 D.水合.氧化.硫解.再氧化
20.下面哪一项代谢是在细胞质内进行的( )
A.脂肪酸的β-氧化 B.氧化磷酸化
C.TCA D.脂肪酸合成
三.判断题(10分,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
1.DNA是遗传物质,而RNA不是。( )
2.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病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的分子病,其病因是由于正常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一个谷氨酸残基被缬氨酸残基所置换。( )
3.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彻底分解的共同途径。( )
4.变性后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也发生改变。( )
5.生物的复制方式有多种,通常是双向进行的,但滚环式复制却是单向的。( )
6.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始合成时,起始合成tRNA结合在核糖体A位。( )
7.DNA分子中G和C含量越高,其熔点(Tm)值越大。( )
8.生物氧化是在生物体活细胞内进行的。( )
9.脂肪酸合成需要NADH作为还原反应的供氧体。( )
10.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所需的能量都由ATP直接供给。( )
四.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
1.呼吸链 2.外显子 3.结构域
4.蛋白质变性 5.一碳单位 6.酶的活性中心
7.核酸探针 8.氮平衡
五.问答题(60分,每题10分,选做其中6题,多选不加分)
1.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为什么人只能消化淀粉而同为哺乳动物的牛羊等食草动物却能以纤维素为食?
2.谈谈你对蛋白质组学的认识。
3.原核生物mRNA与真核生物mRNA各有什么特点?
4.试述生化中的主要磷酸化过程及其意义。
5.简述丙氨酸中的氨基进入尿素的基本过程?
6.为什么说6-磷酸葡萄糖,丙酮酸和乙酰辅酸A是三个最关键的中间代谢物?
7.简述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原理及其应用范围。
8.欲使酶反应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99%与50%,试求底物浓度应各为多少?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