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对外汉语]考研试题
来源:
时间:2007-06-06 14:32:31
北京大学200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对外汉语方向)
一、语音、文字(32分)
1、拼音改错: 6’
Lunyu zhong Kǒngzǐ jīngcháng tíqǐ tāde dìzǐYánhuí。
2、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读轻声时,声母和韵母会发生一些音质的变化,请描述这些变化并举例说明。7’
3、普通话四声有什么特点?5’
4、给下列加点汉字注音: 4’
万俟 冒顿 茅厕 胼胝
5、写出下列各字的繁体字:5’
尘 驴 吁 咸 绳
6、试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谈谈区分“的”、“地”、“得”的利弊。5’
二、词汇(28分)
1、“你不要再耽误了,赶快去医院看病。”中的“赶快”能不能换成“赶忙”?为什么?4’
2、“我们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中的“反复”能不能换成“来回”?为什么?4’
3、《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出口”、“进口”有如下释义:
出口:本国和本地区的货物运出去。 进口:外国或外地的货物运进来。
以上释义是否有问题?如果有,请指出来。4’
4、方位词“里”和“里边”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4’
5、词语辨析:以至—以致;考察—考查 8’
6、用义素分析法分析“老师”和“学生”这两个词。4’
三、语法(40分)
1、根据下列句子归纳“可”的用法
(1)小孩子可不能骗人啊。
(2)可到家了,我都快累死了。
(3)雨后,空气可新鲜了。
(4)他的歌唱得可好了。
(5)你可要注意身体啊,看你越来越瘦了。
(6)你可来了,大家都在等你呢。
2、用层次法分析句子(与原句相差不大)
(1)他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让她到他家去玩。
(2)那位服务员很不客气地把菜单从桌上拿走了。
3、改病句并说明理由
(1)我昨天刚才去过颐和园,今天不想再去。
(2) 我在中国学了一年汉语,水平一定提高很多。
(3) 我没有学过上海话,怎么能把上海话听得懂。
(4) 我打算了研究中国妇女问题关于现代。
(5) 今天一点儿冷,多穿一点衣服。
4、“我不老,走得动。”“我没老,走得动。”分析这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并再举出两例。
5、总结现代汉语中“了”的研究成果,并说明你的观点。
四、语言学理论(50分)
1、简述语音学研究的主要方面及其分属学科。你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哪一方面的研究较
重要?
2、不同语言对现实的划分往往不尽相同、有所差别,说明其根本原因并结合你的观察举例加以说明。
3、词语组合要受到哪些因素的支配与限制?谈谈你对第二语言教学中要遵循的语言规则的理解。
4、有这样一种观点,汉语不受屈折变化、主谓一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表达思想时采取的是思维直接外化为语言方式,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基础课试卷题量很大,第一部分是语言学基础知识填空(30分),第二部分是古代汉语(50分),有句子翻译(有标点)、段落翻译(无标点)第三部分是中国文学史的填空选择和简答(30分),最后是古代文化常识(40分),都是问答题,主要是这些:
简答题:
1、道家与道教的区别是什么?
2、六书指什么?
3、为什么说“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代表?
4、中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5、谈谈四合院的文化内涵。
6、谈一谈“华表”。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