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费允杰):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在11月份的时候给大家做过一次关于考研和就业的访谈。今天我们三位老师又来到这里,我们作为新东方的老师,不仅要和大家谈谈学习,也要和大家谈谈有关就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首先有一个问题,我先说一些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
结合近10年的命题趋势谈一谈07年1月份的考研难度会有怎样的变化?
汪诚义:
我先来说一下比较近10年考研的难度变化。大概10年里面比较难的一次是98年,过去考研的成绩要定一个数学的比较低分数线,如果总分合格了,比较低分数线没有通过也是不能录取。往常的比较低分数线一般是满分的一半,03年以前满分是100分,一般比较低分数线根据考下来的情况,比较低一般是50分左右,或51、52。由于98年的题比较难,比较后的比较低分数线降到了40分,所以我个人也认为98年的考题,不是10年,而是考试以来比较难的一年。
第二次比较难是在01年,我认为比98年比较相当。但是考生的平均水平有所下降,所以说那次的比较低分数线是38分,是历年比较低的一年。01年之后,后来考试中心有关领导努力想把难度掌握好,所以这样的话,02年比01年又容易一点,03年比02年又容易一点,04年比03年又容易一点。连续容易了3年,那么一般分析来说,05年的考题难度会反弹,可能稍微要难一点。
因为04年已经联系三年难度下降了,但是没有想到05年的难度反而又离开了一点,相当于02—03之间的水平。这样的话,一下子考下来的话,比较低分数线又不太好了。所以一般估计,这种局面可以看出06年的难度应该要容易一点,这样以来就形成一个非常大的马鞍形,幅度变化太大了。
这样来看,有一个结论是肯定的。07年的考题肯定比05年容易一些,比06年难一些,到底比06年反弹的幅度有多大是不太好说。这里面,本来考研是选优,难一点,容易一点大家好像很平等。实际不然,因为难度偏大之后,不仅是难度的问题,还有一个区分度的问题。往往偏难之后,区分度就不好了。所以说还是应该掌握一个比较合理的难易水平,波动不应该太大。
线性代数在07年会有一个怎样的变化呢?
尤承业:
我讲一下线性代数的难度问题,从总的考试来看,我觉得过去的方法的考试、技巧的考试是越来越少了。因此就显得那种技巧性很难的题是线性代数里面不很出现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对考生就容易了。因为是考客观题,从现在我们的学习情况看,至少是从新东方的同学来看,过去大家在学校里面学线性代数,往往看成是一门计算性的功课,所以考概念性的题大家会有不适应,甚至觉得有点难。
所以说技术性降低了,方法也没有太多的要求了。但是对于概念的要求,对部分考生来说还是觉得有些不适应。所以一方面从难度来说,是降低了,但是从概念的要求是提高了。06年的考题有一个特点,就是新的题型出现并不多,有很多题目在过去是在各种辅导材料中经常出来的。
因此说06年的考题是容易在新题型并不多,但是也不意味着后面都是我们熟悉的题目。因为命题组老师的目标是有要有新意,但也不能太难。因为大家面对新题型,会去多想一下怎样去答,我觉得这种题型在07年的题目中应该是会出现的。总的来说,虽然难度不会太难,所谓考概念不会像物理那种对概念的要求,所以这方面大家应该注意一下。
主持人(费允杰):
我再说一下概率的问题,像以前可能考概率会比较难。大家学过的都知道,古典概型是比较难的,到后来的随即部分会相对比较简单。但是01年之后就把心向后移,是因为考研学生的整体水平在下滑,一个是因为出国的同学多了,就是说班里比较优秀的同学出国了,而且像有些很优秀的同学会保研。还有就是一个扩招,就是说不仅好学生出国了,还有就是班里的平均水平也在下滑,在这种情况下, 考研的卷子就会变得越来越简单,但是到05年也就简单到头了。
06年,也并不简单,主要是应该要有一些新意。因为这么多年来,也没有什么新意,在06年考了一个比较大自然估计的题,这个题出的还是非常漂亮的。考察的是样本的基本概念问题,样本就是一个N维的随机变量,其实它又是已知它的取值的,所谓的比较大自然估计里面的函数就是已知样本的所谓的联合分布。当时这个题考的就是这样一个基本概念,但是大家在学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只知道套公式,就没有做出来。
这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有新意的。当然在03年也出过,就是如果求一个函数的分布,比如说求X和Y的分布,我们比较习惯于两者都是连续性就用积分,但是在03年时,X是离散的,Y是连续的,这时我们直接求分布是不可能的,这时我们就用非常特殊的共识,就是权概公式。
所以我要说,每年考试都希望有一些新的考点,概率的难度在05年时降到比较低,但是这个新意在06年里比较明显。我们怎样去预测07年的考题,也不仅是一个难度的概率,其实命题组希望整体的难度要上升,当然高数的难度会增加,但是不会增加到05年,其实概率在05年是难度比较低的,06年会难一点,相信07年的难度会和06年差不多,不会比它简单。大概是这样的情况。
比较后这段时间在高数上重点应该看什么?有没有必要看?
汪诚义:
实际上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四里面高数的考试内容差别比较大。数学一的考试要求比较高,大家应该注意一个趋势。过去的年份里面,比如说考三重积分,不太考二重积分,是因为前者比较难。有时考三积分的时候,必然会牵扯到二重积分的考核。作为数学一的高数,05、06两年考了两个大题,全是二重积分和曲线积分,这样的话从逻辑来看,好像有点小概率事件发生。
现在是不是为了防止辅导老师的猜测,他们现在也会用一些出其不意的手段。所以应该看出来,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只能说它的考察概率比较大,但是很难说哪些可以不看,一定不考,这些不太好说。假如数学一的数列极数具体哪些会考,就不一定了。重点你要抓一下,还是要因人而异,如果有些考生希望考分比较高,所以我建议不要说轻易地放弃某个部分,因为这对你考高分是不利的。
所以说这个问题不要有普遍的答案,要因人而异。也不要相信某个教师的判断和猜测,因为教师总能估计一个趋势,不能肯定哪些一定考或不考。
主持人(费允杰):
我们觉得线性代数也是比较庞杂的东西,那么尤承业老师给我们谈一谈。
尤承业:
我觉得在行列式这块知识大家不用花费很多时间,因为作为大题就不值了,这一块不懂是不行的,只会和其他考题中会被牵扯到,所以大家只要明白行列式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其他内容,我觉得不太好说,因为毕竟5个题,你不知道哪些一定会考。但是我想线性方程组一定会考,会有1—2个题目。
从明天来说,我觉得增加二次型的内容,这个新增加的内容应该会考到。有同学说会不会考小题,我觉得也不一定。因为这里面没有太多概念性的小题目,而且一考概念反而会深入一点了。像什么规范型什么的,反倒比较难一点了。过去考二次型多一点的是换为标准型,就是这些方面。
因为我觉得大题就这么几个,特别是大题可以出的比较综合。看起来是二次型的内容,但是可能也会考到前面方程组的求解,因为都会用到。所以我觉得不要说哪个题会专考哪一个,还是比较综合的。其实06年和05年的考题都已经体现出来了。
因此,除了行列式之外,我觉得后面几块内容,不能说哪些可以放弃。其实线性代数里面的内容联系的非常紧密,不可能丢掉哪一块,所以我觉得除了行列式以外,其他还是应该搞清楚的。
主持人(费允杰):
我觉得行列式在大纲中体现出来的,是要掌握的。还有就是像T分布及其他三个分布,这三个函数的密度函数是不需要记的,但是我们需要记它们的图象应该是怎样的。还有这三个分布,这些随机变量是由谁组成的,是需要记住。就是要记住密度函数的图象和随机变量的构成。
另外,我们在学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里面有一些非常复杂的公式,而且有一些考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不可能会考你一个极其复杂的东西,尤其是这种记忆上非常复杂的东西,这是没有意义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在考试中应该说只会考一个,因为两者的思想很一致,两者是相通的。这就是在概率和统计中不需要记的。
可能大家要问,什么要记。除了我刚才说的这些不要记的,当然都是要记的,但是哪些是核心内容呢?其实上一次我也说过,这次我们再强调一下。核心内容无非是这样,概率部分,随机事件、一维随机变量、二维随机变量、统计部分,其中二维随机变量和随机部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
还有就是小题,一般是会考随机事件和一维随机变量,大概是这样。大题主要是在举估计和自然估计上,小题里面考的是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只能考一个。这样我们看出概率和统计是有限的,如果大家根据大题和小题来区分,也是很容易把它们都掌握的。
考研数学是在全面考察大纲所有的内容,还是重点在某些内容的深入考察呢?我们的复习导向是什么?
汪诚义:
我来谈一下,考试大纲里面的内容原则上要考,但是这么多,因为考卷只是抽样检查,不可能把大纲中提出来的考察点都考,这是不可能的。抽样考察的时候,它希望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题目有限,今天的大纲已经把考研的题目完全规范化了。数学一—数学四都是选择10个,填空6个,简单8个。这样怎么才能很好地覆盖大纲的内容,这就是命题老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方面要考察,一方面又要覆盖很大的面。所以就不可避免的考题在综合性上会很大,这样会穿插很多不同难度的题,所以大家要注意一下不同题目的要求。所以大家也要注意一下,如果说“了解”或是“会”,那就是要求比较低的。如果说是要求“掌握”要求会比较高了,如果说是“熟练掌握”那要求就更高了。
所以大家在看大纲的时候,比如说在概念、证明等部分,这个要求高低是有所反映的。然后你根据这种要求的高低,会有一定的概率的多少、难易程度的搭配的表现。但是不能希望有某一种模式,这是出题老师非常忌讳的,因为不可能让你猜到考题的分布,所以说有些不是说一定要考什么东西。像以前出的难题在今年会不会还是这样的难度,也是会有变化的。
还有就是题型的分布、难易的搭配,这是绝密的,是每年出题老师非常注意的东西。这不可能给你公布出来,所以我们的心理状态要注意一些,不可能哪些考察的概率比较大,就去复习它。大家的心情要客观一些,否则会不利于你的考试。
主持人(费允杰):
我理解命题组的心理,就是说它希望你各个方面都有掌握。在我们的理解中,它希望是考察所有的内容,但是真正的考题肯定只会是其中的一部分。就是意味着一旦出了这个题,就肯定不会特别浅,即便是“了解”的题。所以我们都要很深入地理解,不要说某些人串讲中所说的那样,只掌握哪些题就可以了。我刚才说的这个区间估计考察的可能性比较小,是因为觉得考它的话其他点就不容易考出来,所以说大家要注意这个思路。
尤承业:
我觉得这些内容联系比较紧密,就说你有割裂开的想法,只了解其中某些部分,那效果也不可能太好。当然不可能说题目中都会考察到,但是长远来讲,也不可能重复考。像二次型已经好几年没有认认真真地考了。因此,我总的一句话是说,提这样问题的同学还是说要把全面的概念复习好,立足点放在这个地方。不要说临考了抓几个重点来突击,因为这些是不能估计得到的。这种事情是我们不能预料的,如果我们可以预测哪些是可以考或不考的,那大纲就等于是明了一样。
现在心态非常不好,已经复习了两遍,开始做真题了,但是觉得会做的题已经不会做了,请老师给点建议。
汪诚义:
其实有些同学都是做了三遍真题,其实你们是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只考虑到了复习几遍,而没有考虑到复习的质量。所以说正确的复习应该保证质量,在这个基础上来看你的遍数。其实我觉得质量过关的话,一两遍就够了。如果你只注重形式,那么三遍、五遍也没用,因为只是一种形式上来看,其实有很多深入的问题都没有复习到。
所以说你现在心急如焚,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你原来复习的质量和效果就是比较差的,表面上是复习了两遍,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其实我觉得应该在考的概率比较大的部分来突破一下,但这只是应急一下,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我觉得你现在已经为前面不太深入的复习方法付出代价了,所以现在我觉得你应该不能在表面上去所谓的看几遍,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可靠的,现在把那些重点的部分再复习一下。
主持人(费允杰):
我说一个考假设检验的可能性,其实到现在只考了两次题,比较近的一次是98年。所以说这个是否会考,我也不是命题组的人,但我想这个可能性是很小的。我刚才说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是考一个知识点,考一个就够了,假设检验从统计思想上来讲更难让人接受,没有必要去考这一个点,如果考的话也会非常简单。我们知道一些基本概念之后,其实只需要做一个比较多5道假设检验的题,完全类似于区间估计的方法,这样大家可能就比较可以全面地掌握了。还有一个掌握一下双边检验,就可以了,把一些拒绝域背一下就可以了。其实比较多考一个选择或填空题,大家不用特别担心。
总感觉没什么底,看了总会忘,尤其是那些公式,怎么办?
尤承业:
其实还有像刚才那个同学以及这个同学,以前总是在看题,自己动脑筋的并不是很多。所以我现在建议大家把书合上,回忆一下到底每块内容讲的是什么,大家自己来分析一下。可能有一些你没有记住,这样你可以再看看书,可能会比你看两、三遍要有效。
另外在线性代数里面要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性,比如说矩阵,从一开始的行列式到比较后,和这个都有联系。你可以想一下,我觉得大部分同学还是可以总结出来的,这样和你去看就是不一样了。在习题上也是一样,刚才同学说现在做了两遍也忘,实际上我觉得你是看了两遍,其实如果你要是自己做的肯定不会忘,我自己就有体会,如果是自己认真思考的,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因此,经过这样一段努力,可能有些同学会发现自己的飞跃。另外我想说,你觉得比较困难的时候往往是你长进比较大的时候,因此一定要坚持,不要灰心丧气。所以我觉得只要你努力,经过不会很长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大的进步。
主持人(费允杰):
我想如果大家现在感觉如果学起来还可以,比如说题目稍微难一点就不会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应该自己去思考一下。因为一旦你把这些题目搞清楚了,就会做了。因为命题组的人总会考虑出一些综合性的题,所以说在这个方面大家还可以再提高一下。当然这种提高不仅仅是说你过去做两个题就可以了,看看别人的答案就可以了,而是应该多自己思考,自己总结和分析一下。
其实说教材的编排本身就很有逻辑关系,所以大家可以按照这个顺序自己进行一个总结。比如说你去求导都要用到求极限的方法,这个就是用前一章的关系去做。
请问数学考试里面的时间具体应该如何安排?
汪诚义:
一般考试的时候,3个小时的考试2个半小时一定要完成,比较后半个小时来检查。不要说有一道题目完全许多做出来,而把很多的时间耗费在这个题目上。当然这也和平时的学习踏实程度有关,当然你们考过这么多年了,也应该知道在考试中应该把会做的题目先做,不要说一开始很多题目还没做的情况下,就把重点投入到所谓的难题中,这是不可取的。
主持人(费允杰):
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这个时间分配问题,因为我们150分,180分钟。如果算起来的话,比较后留30分钟,也就是说150分的题目做150分钟,当然你不会做的题也不要浪费太多时间,比较后可以留出30分钟的时间把一些问题再回顾一下。如果说遇到一下子不会做的可以放到后面,比如说你平时在高数上不是特别好,那么在考试的时候看到高数题的时候不太有把握,就先往后放一下。这个和大家的水平有关,自己可以先看一下。可能有的同学做难题还没有那些只做简单题的同学得分高,所以这个要注意一下。
现在是不是还需要做模拟题,还需要上辅导班?
尤承业:
我觉得做模拟题还是应该做的,当然不会完全很逼真,也不要说我们这个押题的概率有多大。但是对于你掌握知识,模拟题起的作用还是很大的。这样的话,有助于你在正式考试的时候会有所准备。我倒并不主张,有辅导班一出模拟套就15套,我觉得倒不用这么多,高考也只有模一、模二,模三就马马虎虎了。就是说只要以量取胜。
至于辅导班,我觉得如果是比较有经验的老师,是会给你一些启发的。因为我们自己复习时可能会丢掉一些东西,所以我觉得找一个可靠的辅导班,听一听串讲和老师的总结,可能会给大家一些建议。
考研和就业怎么处理?
主持人(费允杰):
当时我们在11月份来做访谈,那个时候可能有些同学还没有下决心是否考研,但是现在已经马上要考研了,你就不能再问这个问题了,既然考了你就要好好准备。千万不能说,又想考研、又想就业、又想考公务员,不要这样了,当然考研对你的工作一定有利。但是现在就不要再想太多了,还是好好复习。
还有一个关于考研大纲的问题,问我们这个大纲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作为我这个概率部分,大纲无非就是把在数理统计里面的一致性去掉了,而且在一维随机变量方面加了几何分布,这是刚刚增加的。我想这部分要求就是说会考一个选择或填空题。
汪诚义:
我补充一下,“无穷小”现在变成“无穷小量”,还有一些类似的名称上的变化。另外,有些考生自己看考试大纲的时候,一定要确切地理解考试大纲的内容。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微分方程部分,大纲上面提到哪些微分方程会考大家一定要全面理解,因为有的同学理解的窄了,到了考试的时候,他觉得没有涉及多这些类型,就觉得是超纲了。实际上直接出的这个微分方程是容易题,有些中等题或中等偏难一定的,其实微分方程里面太难的也比较少。
命题老师是把这个方程混合在一起,你是否可以划分出来,这就是一个重点。无非是三种手段来考察,一种就是变量替换,一种是X和Y的变换上,还有一种是积分方程,一般就是通过求导数,换成微分方程。所以大家应该可以掌握把非规定的类型转变为规定类型的微分方程。
作为数学一—数学四都要考察的应用题,就是几何应用题,关于物理和应用方面的,数学一和数学二也要具备一些必要的物理和力学方面的知识。
尤承业:
我再说一下线性代数,我的印象来说,凡是有“了解”和“理解”的都改成“理解”就是说这个对概念的掌握是提高了。现在增加了二次型,对于二类和四类的考生要注意这部分新增的内容。
主持人(费允杰):
现在我们的节目时间差不多了,希望我们今天讲的东西可以给大家一点点帮助。那么大家应该赶快复习,根据我们所说的赶快复习,希望我们下一次在这里再出现的时候,大家只需要比较后再点播一下,就可以进入考场了。
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