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世界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相关内容。人类世界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化自然是被人的活动所改造过的自然,它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人类世界的独特性就是它的主体性及其对主体实践活动的依赖性。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人们并不是在自在世界之外创造人类世界。而是在自在世界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建造人类世界。因此,A为正确选项,干扰项B、C、D都仅涉及其中的一个方面,不能入选。
【正确答案】 B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回答该题,首先明确“才能”所属的范畴。才能属于知识、认识范畴。而作为认识范畴的“才能”,其高低“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B项)。它既不“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C项),更不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D项)。但是,人的才能一定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有关系,而不是没有关联。由于A、C、D都是错误的选项,因此,答案为B。
【正确答案】 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和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邓小平理论概论的融合。在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第一生产力。科学是反映事物规律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理论体系,技术是科学在生产中的运用,表现为工艺、方法、经济和能力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智能性要素,它渗透于生产力三个实体要素之中,它可以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物化于劳动资料之中,扩大劳动对象,转化为生产管理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主要的问题是要把握科学技术的作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途径。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依据。因此,C为正确选项。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4、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本题分值:1分)
【正确答案】 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地位。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人们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永久性条件;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这个知识点是一个重点,因为它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其他一系列理论比如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和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它也是一个难点。
A.剩余价值学说 B.生产价格理论 C.劳动二重性学说 D.劳动力商品理论
5、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
(本题分值:1分)
【正确答案】 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格标准。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用货币表观商品的价值是价格在衡量过程中它自身要有计量标准,这个计量标准就是价格标准。货币是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往往容易把价格标准和货币价值、商品价格等混用起来。选择项B、C、D为错误选项,A是正确的。
A.价格标准 B.价值尺度 C.观念货币 D.货币价值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本题分值:1分)
【正确答案】 B 【点评】本题测试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紧密相连。一般来说,一个再生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繁荣)四个阶段。同时,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还与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相联系。大规模的固定资本的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的物质基础。因为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刺激了需求,为暂时摆脱危机,推动经济恢复和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但同时又会导致各种矛盾的重新激化,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前提。所以,正确选项为B,A、C、D为错误选项。
A.生产的日益社会化 B.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 C.国内有效需求的扩大 D.生产集中程度的提高
7、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比较基本的依据是
(本题分值:1分)
【正确答案】 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因此,C为正确选项。
【正确答案】 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在《反对本本主义》中都有所阐述。因此,《反对本本主义》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A项是指192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首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C项是指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任务。D项是指1939年10月,毛泽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原则。
【正确答案】 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义改造过程中采用了多种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比较终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建国以后,我国对官僚资本采取无偿没收的政策,对民族资本则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1954年至1955年下半年,除继续发展初级形式外,开始实行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这时,国家着重发展以公私合营为主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把国家同资本家的合作由企业外部深入到企业内部,在利润分配上实行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即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各占1/4,企业利润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这就使这些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综上分析可知,正确选项为D。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10、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本题分值:1分)
【正确答案】 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八大关于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即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来。党的八大的内容是近年来的常考点,出题频率高。所以,正确选项为C。
【正确答案】 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选项A、C、D是实现“一国两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所以,正确选项为B。
A.实现两岸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D.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本题分值:1分)
【正确答案】 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属性。是邓小平理论概论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达到当代水平开辟了道路。具体地说,它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作为制度属性的传统观念,把它们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二是强调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必须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所以,A为正确选项。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1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本题分值:1分)
【正确答案】 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是邓小平理论概论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四个选项中,B项是国家性质,C项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D项是人民的民主权利,是干扰项。因此,A为正确选项。